总书记再提“长江文化”,有何深意?

2023-10-15 376 0
作者: 记者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10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这是10日下午,习近平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考察时,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

  10日下午,江西九江。冒着绵绵细雨,总书记来到长江之畔,了解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建设等情况。

  “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再一次强调“长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坝、乘江船、访农家……走遍了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一次次深情凝望,一句句殷切叮嘱,习近平总书记情牵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万古奔腾的长江,出世界屋脊,穿高山峡谷,过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锦绣壮美的华夏大地,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印证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溯江而上,沱江支流鸭子河畔,三星堆遗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通天神树”上,金乌栖息、游龙蜿蜒;青铜纵目面具,凸眼巨耳、神秘庄严……今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参观“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展陈,了解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和古蜀文明成果。

  “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

  长江之水万古奔流,千年文脉生生不息。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