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心中的万里长江图
秋日长江,浩荡辽阔。
站在江西九江岸边放眼望去,只见九江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江面货轮穿梭、汽笛交响,“黄金水道”一派繁忙景象。
中秋、国庆假期后第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位于长江流域的江西省考察。第一站,就来到襟江带湖的九江市,观文脉传承、察岸线治理、看生态环保。
“到长江边上亲亲水吧!”绵绵细雨中,总书记从江边步道沿台阶一直走到离江水最近处,在波涛声中伫立良久,眺望凝思。
万里长江,始终牵动着总书记的心。此次江西之行,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就长江经济带发展召开专题座谈会。
为何再看长江?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特别是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进一步凸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书记的一席话,道出此行的重大意义。
从中国版图看,漫长的东部海岸线宛如一张蓄力已久的长弓,长江经济带就是那根蓄势待发的锐箭。箭的强度和能量,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这里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
事关全国发展大局的长江经济带,如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幅壮阔的万里长江图,将如何呈现新的历史荣光?
万里长江图,是保护与发展的交响。
在九江,总书记专程来到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调研。“看两个方向,一个是保护情况,一个是发展情况。”
曾几何时,以“化工围江”为典型代表的生态破坏问题,成为长江之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就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经济带因长江而兴。把长江搞坏了,还有什么长江经济带?”
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一方面高度肯定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方面语重心长地指出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
他以一份内部材料反映的现象举例,当前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三个“怪象”:绿色建材不绿色、环保工程不环保、生态放流不生态。
可以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