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时代每有惊涛骇浪,他却甘做沉默砥柱
(原标题: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前不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辞中写道:“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誓言无声,惊涛骇浪。作为一名军人,就要像黄旭华那样,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从1958年到1986年近30年间,黄旭华一直隐居在太平洋某座荒岛上。广东老家的父亲临终前都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干什么去了。母亲93岁才盼回花甲之年的儿子。他用“血一滴一滴慢慢流”来形容自己的付出。
黄旭华
军人的职业,同样是寂寞的,同样需要“血一滴一滴慢慢流”的职业精神。在战争年代,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把血一下子流尽是一种伟大、一种崇高;在军事斗争准备时期,让奉献燃烧生命,让青春托举使命,让“血一滴一滴慢慢流”也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
军人的最大作为在战场,最大价值在打赢,平日里注定要与艰苦为伴、与奉献为伍。唯有甘做寂寞奉献人,让每一滴血都流进夯实战斗力根基的土壤里,才能成为祖国的中流砥柱、人民的钢铁堡垒。
凡是中流砥柱之人,皆是敢于担当之人。那些责任意识缺乏,没有只争朝夕、事不过夜紧迫感,没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事业心的人;那些政绩观不端正,总想着出名挂号、争名夺利,总想着自己的乌纱帽、不想着打仗的人,就不是能担起所当的人,也不可能让祖国和人民放心。
军人除了打仗,就是准备打仗。把当兵当事业,把打仗当主业,把打赢当伟业,应成为始终不渝的自觉追求。
二战名将蒙哥马利,不吸烟,不喝酒,对琴棋书画毫无兴趣,而把敏锐的智力全部用在军事专业上。他认为,军事是一门需要毕生研究的学问。他常常像苦行僧一样躲在一间阴暗内室里,静坐在腓特烈大帝的画像下思考打仗之事。正因为如此,他屡打胜仗。
中国名将粟裕,终身不善棋弈、牌局、跳舞,只对军事始终如痴如醉。在繁华的大街上,别人忙着逛商场、买商品,他却想着这个街道怎么攻占,那个据点如何固守。每晚就寝他都将衣服鞋袜仔细放好,确保一旦有事可以随时摸到。正因为如此,他战无不胜。
黄旭华的事迹让我们灵魂震动,名将的执著令我们思想受到洗礼。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唯有学习他们的精神,默默奉献,勤学苦练,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打仗聚焦,深入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争做明天战场的明白人、胜利者,才能真正成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中流砥柱。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黄旭华,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曾任核动力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曾先后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中文名黄旭华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海丰县出生日期1926年3月12日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主要成就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籍 贯广东揭阳目录1生平经历2主要成就3人物评价1生平经历编辑1949年大学毕业后,黄旭华调任上海招商局和港务局工作,1954年,被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8年,聂荣臻向中央请求搞核潜艇,党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潜艇研制马上进入准备状态,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1] 1958年调到北京海军,不久后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根据保密规定,接到命令后黄旭华曾写信简单告诉老家的母亲,自己要到北京工作,但具体干什么,他只字未提。即便在工作的荒凉小岛,他也与在单位的妻女聚少离多。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提出希望苏联帮助,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人造不了核潜艇,只要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赫鲁晓夫的傲慢,令毛泽东发出惊人的怒吼: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那时起,黄旭华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潜艇拴在了一起。
196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从1970年到1981年,中国陆续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 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寂然无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