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宪法治国理政作用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题: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宪法治国理政作用——从第六个国家宪法日透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
宪法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了。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座谈会4日在京举行。与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宪法精神,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畅所欲言。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不断增强制度自信
在教育部副部长孙尧看来,宪法是制度自信教育最集中、最系统、最直观的载体。
我国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这是一组来自司法部、教育部的数据:
——开展宪法进公共场所、进宾馆、进万家等活动,先后在2300个车站和2500趟高铁列车播放宪法宣传片。
——目前全国共有3500多个公园、1.2万多个广场、3.4万多个长廊有机嵌入宪法法治元素。
——教育部今年开展的“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在线学习规模超过37亿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7亿人次。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开展宪法宣传……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依法治理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袁曙宏说。
在教育系统,教育部门抓住宪法学习教育这一核心任务,引导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在继续运用微电影、微视频、相声小品、曲艺话剧等多样化普法方式基础上,教育部今年专门邀请宪法专家录制覆盖500个知识点的121集宪法教育视频,在普法网上向公众开放,增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全国有2.7亿在校生,让他们从小知晓宪法、尊崇宪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孙尧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探索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有效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