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评论:国民党,正走向一条不归路?
国民党2020年大选再度败北后,党主席吴敦义被迫辞职。3月7日补选结果揭晓,江启臣当选新任党主席,国民党完成新一轮权力核心重组,初步实现世代交替。
从江启臣和郝龙斌两位候选人在竞选期间 “反对一国两制”“九二共识过时、欠缺弹性”以及“中断‘三通’”等言论看,国民党未来可能会变成自己都不再认识、同时也是我们不再认识和熟悉的国民党。
国共关系正处在深度调整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两党关系打破重来的准备。应该说,未来五年的国共关系比以往更加重要,也是国民党会否走向不归路的关键五年。
1
实际上,国民党权力核心重组后,中国国民党加速蜕变成台湾国民党的风险陡增。
基于“两国论”,李登辉执政期间对台湾政党政治的设计,是企图实现两个本土政党相互制衡与轮流执政。李登辉去职后,“去中国化”虽然一直是国民党内存在的重大争议,但历任党主席并未锯长补短,贸然拿掉法律规定中的“一中”两岸定位。
此次江启臣的当选,则被视为国民党“打掉重练”,走向“本土化”的关键时刻和重要契机。如果国民党新的权力核心抛弃过去所坚持的两岸核心理念,其未来发展有可能彻底蜕变为“远中亲美”的政党,完成本土化实质性转型。
因此,台湾政治格局今后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土政党同台竞争的局面,大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2000年台湾实现政党轮替后、特别是连战主席2005年首次登陆以来,国共两党形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双方良性互动,实现了和平发展。但民进党再次执政后,渐渐控制了岛内两岸政策的话语权。
从国民党主席的补选过程看,该党两岸政策正持续向民进党偏移,国民两党的两岸政策趋同化现象明显。“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前途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等论述,“主权在民”为核心理念的公民投票手段,今后将成为台各方与我较量与周旋的主要工具。
由于国共两党关系出现深度调整,且不能排除发生质变的可能,今后两岸关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脆弱,更加容易发生危机。
2
由于推行“渐进台独”的民进党一党“独”大,国民党发展有继续走下坡迹象。
台湾民意基金会2月民调显示,目前在岛内支持度前4名的政党分别是民进党41.1%,国民党12.5%,台湾民众党9.3%,时代力量5.1%,显示台湾政治格局已呈现出不稳定的“一大两中多小”局面。
岛内政党竞争发展趋势恐已不再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对垒。国民党与柯文哲的民众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显得十分微妙,发展前景很不确定。江启臣虽在补选中获得近七成选票,但并不代表投票者都支持其两岸政策主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