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如何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期,不少基层干部群众纷纷来信,畅谈打赢脱贫攻坚战信心,并针对薄弱环节积极建言献策。本版推出“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车刚刚翻过山头,一片坐落在山坳中连绵的大棚出现在眼前。这是云南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石灰窑村的扶贫车间——羊肚菌种植基地。这个流转土地47亩,吸纳5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的扶贫车间,投产后的第一次丰收,就遇上大考。“谁会想到遇到疫情呢?”看着喜获丰收的羊肚菌卖不出去,石灰窑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珉笑不起来。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如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将损失降到最小?如何脱虚向实,持续巩固好产业就业扶贫成果?近期,不少基层干部群众来信谈看法、提建议。
疫情袭来,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要不是区里想办法牵线搭桥,我的香菇就全砸手里了”
“疫情一来,几乎所有餐馆都关停了。正盼着采摘羊肚菌,能给两个孩子筹集学费,这可怎么办啊?”石灰窑村村民蔡称囡独自一人抚养着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和上高中的儿子,陈珉入户走访听到这样的话,实在坐不住。回到村委会和村组干部商议过后,大家决定:村干部帮忙推销。哪怕有人只买一公斤,我们也送货上门!
很快,一条“本地羊肚菌新鲜上市,一公斤起购,电话预订,送货上门”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传开了,陈珉的电话瞬间成了热线。村干部、合作社股东每天往返于城区和村庄之间,当起了义务送货员。随着全面复工复产,陈珉又到城区跑了几家大餐馆和超市,达成了长期专送协议。通过努力,鲜羊肚菌的销量终于上去了。
这样的例子并非个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地区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较大,时令性农产品滞销,农业生产物资运不进来,乡村旅游基本“停摆”,农民工返岗就业受阻,一些农民家庭收入下降,不少涉农企业损失严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多地方纷纷行动,采取应急性帮扶措施,解决扶贫产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