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文:美国总统试探中方红线做法“十分危险”
(文章根据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在中美智库媒体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非常感谢。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也很荣幸能够在王毅国务委员和基辛格博士之后发言。正如我此前同坎贝尔所说,我现在管理智库,应该承担起学者的职责。刚才王毅国务委员十分贴切地将美中关系比喻为巨轮。的确,当前美中关系这艘巨轮的船体上有很多缺口和问题,但现在还不到放救生艇的时候。然而,我发现已经有人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准备救生艇了。这次论坛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举办。我们都认为,美中关系到了关键时期。坎贝尔和今天多位发言嘉宾曾在美国政府任职,致力于美中关系发展,他们一会儿将分享美方视角。
大家都知道,我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我尝试从旁观者的视角分享我对未来美中关系的看法。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探讨美中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西方对“正确”一词的理解可能同中国不完全相同。作为澳大利亚人,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探寻美中关系正确的未来,更要打造可持续的美中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可持续的美中关系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国内政治中可持续。二是在美国国内两党政治中可持续。三是对需要同美中两国打交道的第三方可持续。四是美中关系不能失控,应防止冲突升级,甚至走向战争。
作为智库,找到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的方案十分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找到美中关系发展新的“中庸”。
我愿主要分享三点看法。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为什么美中关系正处于过去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低点。这主要因为以下三大变化:
第一,美中力量对比的改变。美国战略界有这方面的论述,中国学术界也在讨论这一议题。中国的崛起改变了美中力量对比的天平。这意味中国可用的杠杆更多了。
第二,中国外交政策的改变。我一直高度关注中国,持续跟踪中国对外政策。我们看到,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后,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外交上更为进取,在战略、经济和人权领域更为强势。
第三,深层次结构性的改变。这与所谓的“特朗普现象”息息相关。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技术脱钩,在防务和人权等方面针对中国。但美中竞争已演变为系统性的战略竞争,而不是情节性的竞争。即使拜登上台也不会发生180度转变,至多基调上有所调整。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流行性疾病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可能还愿同中国合作,但美中关系显然回不到过去了。美中之间以前的战略框架已经难以支持未来可持续的美中关系,需要超越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建立新的框架。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