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养老样本常州龚家社区:共奔小康“护老”不掉队

2020-08-05 812 0
作者: 龚保兴 唐娟 来源: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的龚家社区全貌。(龚保兴摄)

  高龄老人在龚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聚餐。(龚保兴摄)

  高龄老人在龚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欢度夏至。(龚保兴摄)

  志愿者为老人李凤珍测量血压。(龚保兴摄)

  龚家社区老人们家门口的社团活动。(龚保兴摄)

  志愿者为老人送午饭。(龚保兴摄)

  中红网江苏武进2020年8月4日电(龚保兴、唐娟)“谁来照护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朱玲看来,这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一环。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的龚家社区是朱玲三十多年来研究农村社会经济制度转型的调研样本村之一。朱玲不久前走访龚家社区后说:“龚家社区在居家养老照护方面的做法值得其它地区借鉴。”

  “1988年,我陪德国同行到武进调研,那时抬眼可见的是大片的水稻,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里成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展最快的地域之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转型人口的养老照护需求,成了日益突出的问题。”朱玲说。

  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区龚家社区,是一个全部土地被征用的农村居民安置社区,管辖一个无物业安置小区龚家名园和9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280人,总户数870户,流动人口501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约百分之三十,老龄化程度高。

  龚家社区书记龚文忠介绍,面对诸多老龄化矛盾,社区于2013年制定7年计划,探索便民服务工程,解决老年人各项不便与矛盾。2019年,龚家社区作为样本单位,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营等方式,优化社区服务供给,推动智慧养老向纵深发展。实现高龄、独居、失能老人“不掉队”的全面小康。

  老有所养——多举措助力,打通服务老人最后一公里

  在龚家社区,最为老人熟知的两个地方就是“心连心服务社”和“居家养老服务站”。

  “你好,我家电灯坏了,能不能给我联系修一下?”在龚家社区,这里没有物业、也不收取物业费,大家熟知的只有小区的“心连心服务社”,只要一个电话,社区心连心服务社的志愿者就会派电工为居民解决这种日常的“小麻烦”,并且24小时不打烊。

  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可以在那里订餐,每天都会有专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每月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享受免费的打扫卫生服务。对于失能老人,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会根据老人的感知感觉、精神状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评级,加强服务次数和时长。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有餐厅、照护室、棋牌室、书画室等功能室,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日间照料、理发、按摩等服务。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