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十万元被卷走,养老机构“跑路”为何频发?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动辄数十万元被卷走,养老机构“跑路”为何频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超、白田田、邰思聪
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
然而,近期涉养老机构的服务纠纷有逐渐增多趋势。“新华视点”记者在北京、长沙、南昌等地调查发现,多地发生养老机构“跑路”事件,一些老人动辄数十万元的养老钱被卷走。
涉养老机构“跑路”频发
2020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些老年人反映,他们与安逸老年公寓签订了“养老服务合同”,但这家老年公寓老板熊某某突然“跑路”。据了解,这些老人前期交了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的“会员费”,原本得到的承诺是可以预订养老服务,还能获得分红收益。
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长沙市阜埠河路的安逸老年公寓。老板“跑路”后,这家老年公寓靠着留守的7名工作人员维持运营,两层楼显得很冷清。
安逸老年公寓办公室负责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公寓原本有110个床位,但现在入住老人只有30多位。老人们每个月的各项支出约9万元,收取的养老服务费只能勉强覆盖成本,有时还得拖欠房屋租金。
刘女士说,她有时一个上午会接到五六个电话,都是老人打来询问后续处理进展。据老人们反映,至少有上百人预付了资金,少则几万元,多则30余万元。此外,员工们还有5万余元工资没有支付,他们也期盼问题能尽快解决,使养老公寓回到正轨。
在江西南昌,经营了13年的知名养老机构中华情老年公寓,2020年4月也发生老板“跑路”事件。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4月17日发布通告,该老年公寓法人代表章国兴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目前警方已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查,养老机构被当地政府接管运营。
涉养老机构一旦“跑路”或宣布破产,老人很难讨回押金和服务费。
2017年,北京通州的尚佰易颐养苑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称自身经营不善,强迫老人搬离。“我们起诉公司违约,法院也判我们赢了,被告公司也未上诉。但老人至今未收到被告公司收取的30万元押金和服务费,也联系不上被告公司。老人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尚佰易颐养苑提起诉讼的一位老人的委托律师北京市中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平说。
记者在新华信用平台查询发现,尚佰易颐养苑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在法院一审判决当月便已被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