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中国刚刚崛起,有些青年却躺平了?
这几年,我们的年青人好像一直在造新词,从“佛”到“丧”,从“卷”到“躺”,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1
年轻人正在躺平。
最近,一位“躺平学大师”横空出世,成功将“躺平学”推出圈,掀开一股滔天巨浪。
网友“好心的旅游家”发表帖子《躺平即是正义》,言语间充满了哲思。
他说“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据这位网友的分享,他近两年没有固定工作,不劳动,一天两餐,一个月花销200+,没事就去钓鱼、游泳、锻炼。
心情好的时候就去横店当群演,角色同样是——“躺平”。
躺平学大师选择慢节奏、低欲望、回归本我的躺平生活来对抗这个社会,“躺平才是宇宙客观的唯一真理”,“选择躺平,不再恐惧”。
他问,“为什么要给明明毫无意义的存在找一些亢奋呢?”
一时间,“躺平学”风靡全网。
年轻人们在狂欢——
“只要我躺得够快,资本就剥削不到我”、“社会险恶,先躺为敬”、“躺平是年轻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但后浪有多推崇,前浪们就有多膈应。
在这个以弘扬勤劳传统美德的民族,在前浪对后浪的殷切期望中,躺平算哪门子哲学,充其量就是懒惰、怯懦、不求上进、毒鸡汤。
于是乎,传统媒体大力挞伐:躺平可耻。
对年轻人们打鸡血:只要足够勤奋依旧能自我实现。
还有的提醒年轻人们:认命可以,躺平就是不行。
但是时代是真的变了啊!
前浪们在着急说教的时候,应该把话筒递给我们的年轻人,听听这些直击人心的呐喊。
躺平青年在说什么?他们在说:
躺平不犯法,谁也没有资格说我。
我不为谁而活,精神上也不必委屈自己。
我想要有自尊地躺着,而不是毫无尊严地跪着。
我的人生不需要你来定义,不需要你告诉我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人生。
我选择躺平不是因为懒惰,而是付出的劳动价值和获得的劳动情感不成正比。
人应该是活的,不该是死的,我不想要再被传统家庭观念和钢筋水泥房束缚。
镰刀才会反对躺平,因为躺平的韭菜割不到。
任你苦口婆心劝说年轻人们不要天真、早日认清现实:“人类历史上除了游戏里面就从来没有躺赢的事情。”
道理是这个道理,却用了躺平青年们排斥的说教方式和话语体系,年轻人们看了估计喉头发紧、喘不过气。
更何况,年轻一代实际上比谁都清醒。
清华教授说躺平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对不起。
当用传统社会道德规范来压着这一代年轻人的时候,反弹的声音就会越大,超过10万人支持让清华大学开启副教授末尾淘汰制,让专家学者们体会一下无序内卷和合理竞争到底是什么差别。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