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灵活就业者接近2亿人 大学毕业生占比持续攀升

2021-06-16 997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光明日报

  在山东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胡春青(右)在为学生整理头饰,准备拍照。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的胡春青回到家乡山东曹县大集镇,一边研读学业一边创业,经营演出服装和汉服。近年来,山东曹县已有1200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新华社发

  在四川彭山区公义镇,刘沈厅(右)到家庭农场主郑利彬的果园查看交流晚熟柑橘的长势情况。2016年底,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毕业后,刘沈厅放弃公派留学和留校的机会,回到家乡创办家庭农场,和父亲一起创业。新华社发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凤麟府小区的菜鸟驿站,90后大学毕业生孙延婷在扫描包裹信息。2020年毕业前夕,她选择在家门口创业,开办一家菜鸟快递驿站,为社区居民免费保管、分发快递。新华社发

  凌晨2点,某网络平台助农专场直播间内仍灯火通明,镜头前的安秋金一身标志性打扮:齐眉刘海、黑墨镜,亮眼的橙色围裙系在宽松黑衫外。此时,这个24岁的小伙子已直播10余个小时,但在与果农的现场连麦中还是妙语频出,毫无倦意。

  2018年,安秋金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美食视频创作者。随着线上经济兴起,网络写手、短视频制作者、网约配送员等岗位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蓄水池”,安秋金们如同激荡而起的朵朵浪花,怀着梦想奔向自己的星辰大海。这些青年过着怎样的生活?灵活就业何以成为一种现象?就业者如何爬坡过坎才可向阳生长?

  画群像:有勇气追梦,敢尝试创新

  与安秋金类似,95后刘宁儿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一份“不那么传统”的职业——电竞主持人。镜头前的她谈笑自若,镜头后的她不断为此付出努力:每天上午10点练舞、健身,中午1点开始做功课、练解说,4点直播直至凌晨左右。每月会给自己放一两天假,但赶上赛季就得频繁奔波于不同城市之间。她说:“这份工作鲜活、有趣,内心的热爱支持我不断走下去。”

  网络文学作者吴梦炜的状态与刘宁儿不同。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他,“跨界”开启了“以梦为马,执笔走天涯”的生活:每天晚上工作5~6小时,更新小说4000~6000字。如果中途休息一天,就会择机补上。“平时比较宅,喜欢在夜深人静时伏案码字。但坐久了会发胖。”吴梦炜笑谈自己的生活常态。

  自由、热爱、梦想,是几位年轻从业者一致的内心诉求。那么,如何界定“灵活就业”概念?这个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多位专家认为:灵活就业岗位与互联网经济息息相关,一般指自雇的、临时性的或非正规的就业模式,其灵活性体现在工作形式、时长、劳动关系等方面,基本可分为非全日制就业、个体工商户、新就业形态三种。与自由职业相比,灵活就业涵盖范围更广,可以是“打零工”,也可以是自主创业,不一而足。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