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在这个伟大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百年历史中的精彩华章,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关键之所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此时此刻,回顾总结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党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政治选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既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所处的世情、时代发展的大势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坚持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品格,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基础上所创造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工人阶级只有掌握了这一先进思想,才能由自在的阶级变成经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自为的阶级,从而迸发出打碎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这一科学真理与人民大众相结合,已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改造世界的巨大威力。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2021年6月19日,上海庆祝建党百年灯光系列活动拉开序幕,黄浦江畔,灯光璀璨。 人民视觉 茅正元/摄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是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所作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在近代史上,为了拯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曾经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先进人物,提出种种救国图强方案,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旨在救国救民的各种探索,譬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群众性的义和团运动、旧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辛亥革命……虽然每一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进步,但又一次次地归于失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旧中国,农民起义于解救中国无补,幻想运用资产阶级思想武器,采取改良主义的或资产阶级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富国道路,是不可能解救中国、振兴中华的。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也不允许。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是由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大趋势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