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河北的传播与各地党组织的建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从爱国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河北地处京津周围,是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五四前后,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到河北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全省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党组织的建立,为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一
马克思主义在河北的传播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和他领导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向河北的工人、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河北的工人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河北各地引起了很大反响,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等城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民主革命思想在直隶人民中萌发,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一批五四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开始了新的道路的探索。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便组织该会成员分别到唐山、保定、石家庄、张家口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
保定是直隶省省会,在近代历史上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在全省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五四运动中,保定学生代表王森然、施天侔、赵文泉等赴京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时受到了李大钊与陈独秀、邓中夏的接见,并建立了联系。五四运动以后,保定青年学生掀起一股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热潮。李大钊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是当时最著名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在青年学生和工人中广泛传播。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后,即把保定市作为重点工作地区之一。1921年3月,邓中夏受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派遣任保定直隶高师新文化教授,引导学生从中国社会的实际看阶级和阶级斗争,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922年春,李大钊派遣何孟雄到保定育德中学任教,他公开在课堂讲解《共产党宣言》,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
罗章龙等三名学生被李大钊派到唐山进行社会调查,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同工人积极分子邓培建立了联系。在李大钊、罗章龙等人的帮助下,邓培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9月,李大钊委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共产党员王岑伯回乐亭原籍任中学校长,王岑伯又邀请共产党员王备周到校任教,他们一起改革学校教育,选用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文章作教材,向学生宣传革命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