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还是“捷径”
暑假来临,不少大学生踏上了实习的道路。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习赚一笔零花钱,一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甚至靠实习可以为下一学期攒下学费和生活费。然而,最近“付费实习”“天价实习”等屡屡成为网络热点,要想得到一个亮眼的实习经历,有些大学生甚至不惜花费高额费用。
在就业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不少大学生执着于找到一个好的实习经历,为自己的简历加分。然而,付费实习的边界在哪里?天价实习究竟是骗钱的“天坑”还是就业的“捷径”?不少大学生和高校教师认为,应理性看待实习机会,实习单位收取费用也应有一定的监管机制,用高额中介费“买”实习经历更是不可取。
大学生实习进入“收费模式”
紧张的毕业季刚刚落幕,热火朝天的“实习季”又到来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另据中国青年网不久前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6.2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是就业中最令人困扰的事情。实习,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直接的办法。
最近,大三学生张瑛到一家省级电视台实习。对于学习广电专业的她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对口和难得的机会。
“这家电视台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我觉得这是我的第一选择。”一进台,张瑛就进入到一档节目的导演组工作。虽然工作忙碌,有时甚至要加班到凌晨,但每每看到自己参与的节目成为大家口中的热议话题,张瑛感到“累并快乐着”。
这段日子里唯一让张瑛感到迷惑的,就是每月电视台收取500元的实习管理费。“这个也没有明文规定,他们也不会一开始就告诉你要交费,我们都是道听途说知道有这么个事情,虽然心里有疑虑,对方说要交我们就自觉地交了。听同学说,有的人要交,有的人就没交。”
然而,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张瑛的每月500块的实习管理费只能算作“毛毛雨”。
近日有新闻报道称,大学生付费实习市场火爆,有学生甚至花费数万元购买互联网“大厂”的实习机会;很多从事于留学等工作的中介同时身兼互联网、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受大学生欢迎的岗位实习中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查发现,一般来看,传媒、经济、医学等专业付费实习较为常见。在传媒领域,不少公司或电视台会收取“实习管理费”。在医学领域,学生们去医院实习交纳一定费用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些费用有的需要自费,若是学校对口的实习单位,则会由学校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