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委书记暴雨来临日一夜未眠 得知损失情况后泪洒现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郑州报道
7月25日,在遭暴雨突袭一周之后,郑州各个小区的水电基本已经恢复,停在马路上抛锚的车辆陆续被救援车拉走; 公交车和出租车恢复正常运行,共享单车也可以扫码; 商铺门口正在清理打扫,已经开业的小餐馆门口甚至排起小长队。 居民们骑车上路、出门采购,一切都表明,这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正在恢复元气和烟火气。
过去一周,郑州经历了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从7月17日8时到21日8时,郑州4天的降雨量已超过平均全年降雨量的七成,郑州、嵩山、新密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超出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这场百年不遇大雨让河南省会郑州市成为全国焦点。被困、求救、坚持、救援、互助……这场大雨中发生的故事让很多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暴风雨有了联结。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场凶猛暴雨来临之前,郑州市是如何应对的?暴雨给整个城市带来多大的影响?当前的郑州如何更快速、更有效地度过难关?对于这场灾难,让人总结和警醒的又是什么?
应对
“郑州市气象台2021年07月19日21时59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郑州市区局部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
7月19日开始, 很多郑州市民收到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发送的大雨预警。
7月20日,郑州市气象台“郑州气象”微博分别在6时02分、9时08分、11时50分、13时25分、16时01分、21时32分、7月21日0时25分,连续发布7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示需关注城市内涝,注意防范。
其中, 7月20日上午9:08分发出了第117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显示:预计未来3小时内,郑州市区及所辖六县(市)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这份文件由郑州市气象局局长李柯星签发。
该文件同时给出了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根据“郑州发布”7月20日消息,7月20日一早,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全市防汛救灾紧急调度会议。在现场,徐立毅指出,当前郑州市遭遇的连续强降雨为历年罕见,局部地区降雨量极大、灾害风险极高,防汛形势极为复杂严峻。
当天下午,郑州市防指决定自7月20日16时起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