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解读汛期天气

2022-07-03 570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6月,我国进入主汛期。今年汛期总体天气形势如何?哪些地区降雨多?气象部门做了哪些气象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日前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解读汛期天气。

  我国入汛以来降水整体“南多北少”

  “根据相关部门材料分析研判,我国今年3月17日进入汛期。”余勇说,入汛以来,降水整体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珠江流域降水量破历史同期纪录。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3月17日以来,我国共出现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17次发生在南方,5月以来南方就有10次。全国平均降水量24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2%,为2017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1961年以来第四多。

  其中,5月21日至6月21日“龙舟水”期间,广东大部、广西大部、海南岛中东部累计降雨量普遍有200~500毫米,部分地区有600~1000毫米,其中广东连南县大麦山镇达1689.2毫米;广东、广西和海南平均降雨量有472.5毫米,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而6月至8月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主汛期时段。6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90.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3%,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东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吉林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余勇表示,“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影响重”是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总体特点之一。他告诉记者,入汛以来,我国共出现19次强对流天气过程,26省(区、市)共有470余县次受到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贵州、陕西、河北、云南等省部分地区灾害损失较重。

  与南方不同,我国北方多地入汛以来遭遇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和高温天气。

  数据资料显示,2月下旬以来,华东北部、华中北部、华北南部、西北东部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6月26日以来,北方旱区出现明显降水,旱区气象干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目前,上述部分地区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河南中部、湖北中北部、江苏中部、甘肃南部等地有重旱,局部特旱,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为85.7万平方公里。

  在高温天气方面,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覆盖国土面积达369.6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6亿人。河南省24日有6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24日焦作达43.3℃;25日河北省有90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40℃,其中有12个站达到或超过43℃,河北灵寿达44.2℃。

  未来两月我国气候状况偏差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