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刺杀,为什么震动世界?
上周五,一场刺杀震动世界。
拜登称,感到“震惊与悲痛”“我们与所有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为他的健康与康复祈祷”。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他对这次袭击感到 "震惊",“对语言的回应绝不是暴力”。
马克龙称,"他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这是普世的","我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与他站在一起"。
约翰逊说,"他在行使我们应该永不停止捍卫的权利(言论自由)的时候被刺伤,令我感到震惊"。
他,是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因1988年出版小说《撒旦诗篇》,被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签发教令“法特瓦”追杀。霍梅尼虽已去世,但追杀令从未被取消。
时隔33年,一名24岁的年轻人对他实施了刺杀行动。
1
8月12日,现年75岁的拉什迪在纽约州西南部的肖托夸学院举办讲座,现场慕名而来的听众约有2500人。
就在拉什迪登台后,主持人对他作介绍之时,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冲上讲台,对拉什迪大叫大嚷,同时挥舞尖刀,对他发动袭击,拉什迪很快倒在血泊中,随后被空运至医院并接受了手术。
拉什迪的经纪人安德鲁∙怀利(Andrew Wylie)表示,拉什迪的肝脏和手臂被刺伤,手臂上几根神经遭刺断,而一只眼睛可能失明,一度要靠呼吸器维持生命。
凶嫌当场被警方制服并逮捕。
袭击案发生时,讲座现场正好有一位美联社的记者。根据这位记者的现场观察,凶嫌挥手击打或用刀捅了拉什迪10至15下,拉什迪被推倒或跌倒在地。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大约20秒钟。
现场一位挺身而出帮助救助拉什迪的医生马丁∙哈斯克尔(Martin Haskell)描述说,拉什迪的伤势“严重但能够治愈”。
讲座的主持人亨利∙里斯在讲台上也遭到凶嫌的袭击,而且脸上受伤。不过由于伤势较轻,他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已经出院。
目前,经过治疗后,拉什迪已取下呼吸器,而且可以开口说话及开玩笑。
萨尔曼·拉什迪出生于印度孟买,14岁时移民到英国读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桥,他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攻读经济学,而是选择了历史。
1975年,26岁的拉什迪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此后,他共创作了11部长篇虚构作品,以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以及横跨东西方的叙事写作而闻名。
而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要数《午夜的孩子》和《撒旦诗篇》两部作品最引人注目。
《午夜的孩子》是拉什迪的第二部作品,1981年,他凭此书获得了布克奖。布克奖相当于英国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奖项颁给拉什迪,也证明了他的写作实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