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门联合发文:十五项举措激发城市公交发展动力
完善支持政策,探索转型路径,十五项举措——
激发城市公交发展动力(政策解读)
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行业面临的发展课题,提出5方面15项具体举措。当前,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如何?如何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经过各方努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取得长足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客运量达546.46亿人次,日均运送近1.5亿人次,是全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客运总量的9.8倍。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国城市公交场站面积达到1.09亿平方米,车均场站面积达到155平方米/标台。宁夏、安徽等省份车均场站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标台,公交车辆进场率接近100%。
线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全国城市公交运营线路78020条,运营线路长度达166.4万公里,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19807.4公里,同比增加1543.6公里。目前,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9859.5公里。
服务供给日益多元。常规公交线网持续优化调整,通勤、通学、旅游等专线,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等特色服务不断涌现。此外,各地加快提升公交适老化出行服务能力,开通敬老爱老服务公交线路,推广应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辆,更好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需求。
车辆装备不断升级。截至去年底,全国城市公交车辆数量70.3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辆数量54.3万辆,占比77.2%。湖南、广东两省新能源公交车辆数量占比超过90%,深圳、长沙两市占比达100%。全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超1500万辆,日均使用约3000万人次。绿色低碳出行特征更加显著。
完善价格机制,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
“近年来,公众出行习惯发生深刻变化,私家车日益普及和电动自行车加速推广,城市公共汽电车客流大幅下滑。”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说,加上一些城市运营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经营困难,一些企业采取压减线路配车、减少运营线路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有的地方出现部分线路停运的现象。
一方面,公交客流量下滑叠加低票价,导致公交企业遭遇经营困难。
“客运量大幅下滑,是造成公交企业营收减少的主因。”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说,据统计,相比2019年,2020年至2022年全国城市公交客运量下滑幅度分别为36.1%、29%和48.9%。此外,各地城市公交长期执行超低票价,公交价格几十年不变,偏离运营成本,也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