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今日起正式施行

2024-01-01 2596 5
作者: 记者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何重要意义?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哪些重点?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施行,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

  记者: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何重要意义?

  张润枝: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施行,凸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领导体制机制、教育对象、主要内容、实施措施、条件保障等,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为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提供了法治保障,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如何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张润枝: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在近代以来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中,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爱国主义得以不断强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行之所向。从情感层面看,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从规则层面看,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从精神层面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不仅是观念的,更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践行爱国主义价值要求,就是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担当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