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专项治理,不以处罚为目的

2024-11-30 311 0
作者: 郑戈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郑戈】

  近年来,算法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用户发觉自己仿佛被“算计”了,这“算法”成了“算计的方法”。

  11月12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信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数字科技公司利用算法损害个人权益和公共利益的常见做法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

  该通知的附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算法专项治理清单指引”,分“信息茧房”、热搜榜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和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等六个大项,提出了27个整改建议。

  网友爆料,某日郑州飞往珠海的航班CZ6489,不同手机、不同账号搜索该航班显示出不同价格

  ·《通知》透露了哪些信息?

  对于这个通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通知所要求开展的行动不是“打击”“处理”或“严打”,而是专项执法行动,其目的在于保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人格权益、劳动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以及青少年和老年人权益,所有这些法益都有专门的法律加以保护,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其次,执法的方法是抓住“平台责任”这个抓手,督促企业自查整改。清单的目的正是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以便企业对照检查自己的算法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则需要对算法进行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执法方式不以处罚为目的,而以帮助企业向善向好为目的,可以使企业避免因违法而遭受处罚。作为指引,其中既包含了硬性的合法合规要求,也包含了科技伦理和商业伦理的内容,尤其是在”算法向上向善“这个部分。

  第三,执法的目标选择体现了对数字经济时代算法应用的商业模式的准确理解,所提出的整改方案有现实针对性和价值引领性。通过对数字科技企业当下主流算法设计模式及其对用户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影响的准确把握,清单指引提出了改善现有算法设计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技术可操作性。

  最后,这些整改建议可以借助现行法律中为落实平台责任的网络和数据安全负责人以及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制度。在网络和数据法领域,平台责任已经成为一个核心概念。无论是在《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之中,还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内,数据掌控者和数据处理者的责任都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