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中国古典文化IP靠什么成功出海?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雅婷】“史上最强”春节档以95亿的总票房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这其中最大的功臣,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魔童”哪吒。《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上映后一路强势领跑,仅用7天就打破自己保持的国产动画票房纪录,更是在大年初九超越《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国产动画在今年春节“见证奇迹”。需要看到的是,如今像“哪吒”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化IP拥有更多了出海途径,海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IP通过影视剧、游戏、动漫等多种形态改编,逐渐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在海外引发热议,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的点映场预售也一票难求。此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上映时就取得不俗成绩,甚至成为越南动画电影票房历史第二的作品。
同样,《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映时广受好评,观影人群大部分为法国观众,发行规模甚至超过北美市场。负责该片在法国发行的Heylight创始人陈星橦曾表示,《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打破了华语商业电影出海仅限于华人社区的刻板印象。同时,《妖猫传》《白蛇:缘起》《长安十二时辰》等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影视作品也屡获海外观众好评。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美国版海报
除了电影,游戏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化IP出海的新路径。以《西游记》为灵感的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现象级作品,2024年登顶Steam全球预售榜,并斩获多项国际大奖。游戏凭借虚幻5引擎重构东方神话美学,海外玩家评价其“重新定义了东方魔幻的视觉标准”。有外媒指出,《黑神话:悟空》不仅在世界观上展现西游文化,还通过剧情讲述中国故事,“这部游戏延续并重述了《西游记》这一中国文化经典。对于读过原著的玩家来说,游戏中的许多致敬与引用都是一种享受”。
此外,《原神》《永劫无间》等游戏将《山海经》、武侠元素融入开放世界,在海外也获得大量粉丝的喜爱。基于中国朝代为背景的玄幻、古言等题材网文IP改编的电视剧,如《庆余年》《斗破苍穹》《墨雨云间》等,也在东南亚、欧美主流平台登顶播放榜。《庆余年》小说更是已经在海外推出英语、韩语、印尼语等多语种译版。
中国古典文化作品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多重因素。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教授王德岩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文化的整体复兴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古典文化IP出海提供了有利环境。孙悟空、哪吒等经典形象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潜质,其故事首先经过了中国历史和历代观众的筛选和打磨,通过故事模式的不断演变创新,足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观众需求。此外,这些IP承载了普世价值,例如孙悟空的反叛精神、哪吒的个体命运抗争,都与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紧密相连,技术的发展也让这些IP能够以更符合国际审美的方式呈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