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证明熬夜可诱发癌症!
文/MarvinP 分子生物学博士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撰稿员
核心提要:
1.今年2月底,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肝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熬夜致癌的研究,提供了“熬夜致癌”的直接证据。该研究发现昼夜紊乱会加速肝癌的生成和转移,甚至影响到肝癌细胞恶化和肿瘤的免疫抑制。
2.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倒班引起的节律失调”划归为2A级致癌因素,这类因素至今在人体中的致癌性证据有限,但从近年来发表的多种动物试验获得的致癌性证据充分,不可掉以轻心。节律失调这一生活方式,致癌性与农药DDT和神经毒素丙烯酰胺相当。
3.近日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在肝脏中找到了节律基因,并将其命名为HNF4A,肝癌的特征之一正是HNF4A蛋白的低水平表达。节律失调也与乳腺癌有关,一项芬兰的研究显示,女性空服人员患上乳腺癌的几率较常人更高。升高的患癌几率与睡眠周期不稳定,以及在夜间接受光照有着强相关。
4.利用节律对细胞代谢水平的影响,可找到癌症病人最佳的给药时间,从而提高药效。时间疗法这个治疗概念,就利用新陈代谢和功能酶的节律性,给患者定时光照和补充褪黑素,以调整紊乱的节律,辅助治疗季节性疾病。
世卫为何将“熬夜”致癌性定义为2A级?加州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熬夜确实会诱发肝癌
熬夜被公认为是伤害身体最严重的行为。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熬夜”的致癌性定义为2A级,但一直没有确切的证据证实。
今年2月底,美国贝勒医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联合在最新一期《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熬夜致癌原因”的研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黑白颠倒(慢性昼夜节律失调)确实是一种人类致癌物,确切地说,熬夜会直接诱发肝癌!
这项试验的具体机理是:昼夜紊乱能够直接重新编程NASH(人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HCC(肝细胞癌代谢、炎症和血管生成等)的基因转录组,进而加速肝癌的生成和转移,最后甚至影响到肝癌细胞恶化和肿瘤的免疫抑制。
在熬夜伤肝方面,中西医似乎殊途同归!
昼夜节律是生物内建的周期调控机制,将生理功能与可预见的环境变化相匹配,达到优化资源和保障安全的目的。人们天黑想睡觉,天亮醒来想吃早点,白天里体温、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和警觉性都较高,到了夜晚则体温下降、血压上升、分泌褪黑素,这种以日为单位循环的生理活动就是生物节律,也称“生物钟”。英文的“节律(circadian)”一词就源自拉丁文的“大约(circa)”和“一日(dian)”。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