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把医保变成“健康税”,帮不了穷人
作者|贾拥民
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日前,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分别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即每人每年分别不低于670元和400元。
虽然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新增标准首次低于财政补助新增标准,但是与20年前农村居民参加医保每年仅需缴纳10元相比,涨幅已然高达40倍。
在此背景下,北大教授李玲的一个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
李玲在视频中建议开征健康税。她认为,这样做更加合理更加科学,能够惠及更多的人,尤其是因为有能力的人应该帮助没有能力的弱者。
李玲所说的“健康税”,指的主要是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模式应改革为按个人收入水平来缴纳费用,并且在此基础上由自愿缴纳改为强制缴纳。
李玲称,现在中国大约十亿人缴纳居民医保,在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方面实行的是完全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等同于公平,相比于高收入人群,这样的缴费方式对低收入人群而言是不公平的。而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公平。她说,未来无论城镇、农村居民还是职工、非职工,可以完全按个人收入来征收一定比例的健康税或健康费,这样才是一个公平的制度,才能真正缩小所谓的医保待遇城乡差距。
这番表态赢得了很多掌声。
那么,开征健康税,真的对中低收入人群有利吗?真的能够带来医疗保障上的公平吗?
以公平名义,反而增加了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大体上分为两大板块: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前者覆盖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及退休人员,而后者则主要面向城乡居民,其中占多数的是农村居民。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远远超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389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37095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96294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参保人数与前一年相比减少了2055万,而且这种下降趋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
李玲称,这是居民医保目前采取的完全平均主义的“个人缴纳+财政补助”的不公平的筹资方式所致。因为不同区域的居民经济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一年两三千元的居民医保缴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这会降低他们的缴费积极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