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四波制裁,涉及数十家中企,美国黑手为何无底线?
美国滥用制裁打压中企的黑手近来持续不断。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财政部将8家中企列入“中国军工企业”投资黑名单。同日,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及其旗下11家研究所等25个实体列入限制出口的名单,美国国会参议院则在当天通过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美方这一系列动作的理由,均扯上所谓涉军、涉疆、人权等问题。
自12月10日以来,美国财政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对包括商汤科技、大疆创新等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和人员实施制裁,或者列入所谓“投资黑名单”。环球网记者粗略统计,仅过去一周内,美当局已连续推出四波涉及中国企业的制裁,涵盖数十家中企或研究机构。这还不包括一些媒体披露但尚未正式通报的制裁,也未包括美国国会通过、拜登尚未签字的反华议案。
美国当局为何如此密集地滥用制裁、打压中国企业?究竟有何意图?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7日就此对环球网表示,美方近期一系列对华制裁再次表明,遏制对抗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其终极目的是阻碍或打断中国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步伐,通过捏造人权、涉疆等问题,怂恿鼓动其盟友并在国际社会层面诋毁中国。“这是一种无底线的操作。”
密集推出制裁措施打压中企
·当地时间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以所谓“侵犯新疆人权”为由,对商汤科技和两名中方人员实施制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2月13日的记者会上对此表示,美方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再次以所谓“新疆人权”为由对中方有关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
·当地时间12月14日,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美国政府正考虑对中芯国际公司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2月15日的记者会上回应表示,中方对有关报道提到的情况表示严重关切。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和历史潮流。中方始终认为,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美方个别政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这违背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只会威胁、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破坏国际贸易规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政治操弄。
·当地时间12月15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4个中国实体和1名个人实施制裁,并宣称此举旨在防止合成阿片类药物及其前体进入美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2月16日的记者会上对此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对毒品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严格管制各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其化学前体,所作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中方坚决反对美方的错误行径。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更多从自身查找芬太尼滥用问题的原因,客观公正评价中方所作努力,而不是转嫁矛盾,归咎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