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3个新变化!中美关系会更严峻吗?
共和党领袖麦卡锡
直新闻:在美国众议院宣誓就职后,共和党领袖麦卡锡计划针对中国采取一些强硬立法措施,美国两党会合力打压中国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从国内外的舆论分析看,美国两党合力制约中国,可能是两党共识。现在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就是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升级版,不仅维持对华加征关税政策,而且动员欧盟国家及日韩来应对中国崛起。从科技竞争角度看,民主党政府限制对华芯片及其技术的出口,杀伤力较大,而且要动员日韩荷兰一道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这种破坏供应链、破坏市场化的做法,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相比,可以说是过犹不及。
现在共和党领袖麦卡锡经过十多轮投票,终于当上议长了,而他对中国的态度,基本上是喷子做派,什么方面都要比民主党更强硬。有可能出现美国两党比赛谁对中国更偏激。他也曾说,他当上议长可能去窜访台湾,如果这事儿真发生,势必导致中美关系的新一轮高度紧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美国两党之间的互喷互怼,也可能成为最主要的政治纷争。
我们要看到美国政坛的三个新变化,一是共和党成为众议院多数党后,最主要的目标将是对民主党进行“报复性消费”,要诋毁民主党的信用。共和党众议院承诺的五项重要调查,有四项是针对民主党政府的,包括对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被政府政治化的调查,对拜登总统及其儿子亨特的家族商业交易调查,对阿富汗撤退的调查,和对美墨边境危机的调查,只有一项是针对中国的,也就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根据的新冠疫情源头调查。
二是共和党今后的目标,是为两年后的大选准备,重点是打压民主党,而美国选民对外交问题不一定感兴趣,更注重国内经济问题。因此美国两党虽然在对华强硬上有共识,但不一定能争取到选票,所以合力来打压中国可能出力不讨好。也不排除,两党因为争吵,而产生不了什么制约中国的具体措施或法案。
三是美国两党很对立,共和党很分裂,麦卡锡的政治影响力在议长选举中受到重挫,他得很谨慎地在内政外交上设置和处理议题,稍有闪失,就可能引发重新投票选议长的事故,因为他承诺只要有一个议员提出重选,众议院就得投票再选。所以这或许会制约他不会过于激进,包括在对华政策上掌握分寸。
阿莱格雷(Efraín Alegre)资料图
直新闻:南美的巴拉圭众议院议长洛佩兹在窜访台湾,而同党的总统候选人阿莱格雷则说,他要是在今年4月的大选中获胜,将与中国建交,巴拉圭会改弦易辙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巴拉圭的大选结果没出来前,说巴拉圭改弦易辙恐怕为时过早。但是反对党候选人阿莱格雷的表态,也就是他说的与中国建交,还是值得欢迎的,这起码有遵循一个中国的国际原则和国际大义的取向,同样也有利于巴拉圭的经济发展,符合巴拉圭的自身利益。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