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壹刀:中美之间还有下一个基辛格吗?

2023-05-28 2134 2
作者: 绣花刀 来源: 补壹刀

1.jpg

  “几年前我去华盛顿参加一场智库的活动,参会的人也就五六十个人,但是那天晚上基辛格来待了半个小时,不大的会议厅里水泄不通。这种完全意想不到的拥堵场面,堪比北京最挤的公交车。”

  这是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吕祥说起基辛格的第一联想。

  只言片语之中,已经能感受到基辛格在美国的地位非同一般。

  而在中国,基辛格因促进中美建交而为人们熟知,向来被看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

  5月27日,是基辛格的百岁生日。

  百岁高龄,但他仍心系中美关系,不时为两国关系建言献策。

  当前中美关系龃龉不断,未来将走向何处?

  也许是时候停下来看看中美关系的亲历者、见证者,听听他的所思所想。

  我们是时候去深入了解这个参与开创中美关系新时代的外交家,反思当下中美关系,汲取他的智慧,将中美关系推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了解作为外交官、政治家的基辛格之前,我想更重要的是先看看个人经历如何塑造了他。

  1923年,基辛格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犹太家庭。在他生命中的头15年里,亲眼目睹了纳粹政权的崛起。

  作为一个来自纳粹德国的犹太人,他曾遭遇巨大的苦难,在大屠杀中失去了13个家庭成员和无数的朋友。

  1938年,他的家庭从纳粹统治之下逃往美国。

  也许,这段过往让他见证了,如果缺乏和平与正义的国际结构的约束,人类可以沉沦到何种程度。

  基辛格之后在纽约长大。据说,青少年时期,他非常羞涩,很少开口讲话。

  成为美国公民后,1943年他应征入伍,二战期间作为一名美国士兵回到了祖国德国,为美军从事反间谍工作。

  返回美国后,他凭借奖学金在哈佛大学就读政治学,并于195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在哈佛任教,并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知名专家。

  1969年,基辛格被尼克松总统聘为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

  1973年,尼克松任命他为国务卿,他一直任职到1977年1月福特的总统任期结束。

  这一段人生经历,听起来多少有点像美国“成功故事”的典范了。

  这似乎就不难理解以现实主义著称的他以一种近乎感性的方式崇拜美国。对于这个收养他的国家,他曾经写道:

  “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同样慷慨的精神和没有恶意的东西。”

  不知是不是纳粹德国的童年经历和他对“美国梦”的成年信念造就了他坚定的现实主义理念。

  

  作为一名外交官、政治家,基辛格的遗产广泛且有争议,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对现代世界全球地缘政治的影响毋庸置疑。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