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美国借打击胡塞武装控制红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月24日,美英等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的空袭,是它们年初以来采取的第四次联合行动。除了对该武装组织进行打击外,美国还在红海发起了代号为“繁荣卫士”的护航行动,欧盟日前也宣布启动红海和海湾地区护航行动。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红海地区的战略地位因为胡塞武装对该海域“与以色列有关联”船只的袭击而进一步凸显。有学者表示,几个世纪以来,红海因在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及身处咽喉要道而成为多国争相控制的地区之一。有舆论担心,随着巴以冲突外溢,红海正在变成“死海”。还有观点认为,美英等国对胡塞武装进行打击,其目的不只是削弱这一组织的力量,更是增强在红海周边的军事存在,从而控制该地区。
“这是一条战略和经济通道”
2月24日美英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后,美国防长奥斯汀表示,华盛顿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必要行动,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水道之一“捍卫生命和商业自由流动”。美国在红海上行动的目标暂且不表,但红海“全球海上咽喉要道”的地位无可置疑。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北经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南经曼德海峡连通亚丁湾,进而通往印度洋,欧盟和亚洲国家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都依赖红海水域和苏伊士运河。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ICWA)近期发文,称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索马里、沙特和也门等国位于红海和亚丁湾沿岸地区,而该地区对全球地缘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红海就作为国际贸易和军事活动的过境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位置重要且崛起较早的古埃及是最早记录和涉足红海的国家。依托陆上以及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海上商贸活动,古埃及在香料等贸易上赚得盆满钵满。其后,波斯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阿拉伯人都曾为争夺对红海的控制权而进行过战争。阿拉伯帝国时代,因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香料等都经由红海海域运往欧洲,红海航线愈加重要。15 世纪以来,葡萄牙、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加入对红海的争夺与控制中。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两个阵营围绕红海航线爆发激烈战争,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就红海控制权展开争夺。
ICWA发表的文章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是一个节点,它加强了红海和亚丁湾的战略意义。在该运河开通前,欧亚是通过非洲好望角航线连接起来的,而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将欧亚之间的航线缩短了近40%,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人员的流动。随着西亚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红海航线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上升。每年有1.7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这大约是全球贸易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