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只剩最后一个AAA了
该来的还是要来,也肯定会来。
今年5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已将美国AAA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未来一年内,最晚到明年5月,美国可能会被下调主权信用评级。当时消息一出,从总统拜登本人到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都强烈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所谓降级的传闻是子虚乌有,不要捕风捉影。
结果,仅仅过了不到3个月,就被打脸了.....
就在美国时间8月1日,惠誉宣布将漂亮国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由“AAA”下调1级至“AA+”。如果有理哥没记错的话,早在2011年8月,标普(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就已经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降级至“AA+”,并一直维持在这个评级。
消息一出,美国第一时间开始疯狂反击。
最先发声的是老拜的“喉舌”,白宫发言人皮埃尔。皮埃尔发表声明说:“我们强烈反对这一决定。在拜登政府实现了美国经济最强劲的复苏之际,下调美国的评级是违背现实的。”
随后财政大管家耶伦也对惠誉进行反驳。美国财政部官网全文刊登老耶对此事的回应:“耶伦强烈不同意惠誉下调评级的决定,并称惠誉的决定不会改变美国人、投资人和世界各地人们的认知,即美国国债是世界上最安全、流动性最高的资产,且美国经济从根本上来说仍然强劲....”
既然引发了美国如此强烈的反击,这就证明,此事对美国的影响非同小可!
什么是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什么美国评级会被下调?降级对美国有什么影响?美国又将如何处理这件事?且看有理哥给你一一道来:
什么是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简单地说,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是有关固定收益债务相对信用风险的意见,而这些债务的原始到期日须为一年或以上,评级是关于某种金融债务无法按承诺履行的可能性,同时反映违约机率及违约时蒙受的财务损失的程度。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由高到低分为AAA、AA、A、BBB、BB、B、CCC、CC、C和D,共10个等级。
那么这次惠誉为什么要下调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呢?
根据惠誉的官方解释:
一是惠誉预计美国未来3年财政状况会持续恶化,政府整体债务负担不断加大。债务上限问题反复陷入僵局,而且美国政府总是在最后一刻才能解决。翻译一下,这不就是间接的指出了美国两党内斗严重,对于政府债务问题很难达成协议,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有效解决债务问题,只能一味地提高美债上限。有理哥大胆的预测一下,如果老拜还能为美国再“鞠躬尽瘁”四年,美债违约上限可能飙到4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