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让我想到了之前的一个新闻
据报道,自今年8月起,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将暂停发布:
为什么要停止发布呢?核心原因有两个。
①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毕业前寻找工作的学生是否应纳入劳动力调查统计,社会各方面有不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②随着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青年人在校学习时间增加,在劳动力调查统计中,对于青年人年龄范围的界定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而且新闻表示,暂停发布这个数据,不影响整体失业率统计:
那么问题来了。
报道中说,在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青年人在校学习时间增加,所以劳动力调查相关统计需要进一步研究。
既然学生规模扩大了,而且学习时间增加了,那这些人找工作的统计相关数字就一定会有变化,既然有变化,那怎么会不影响整体失业率统计呢?
这是我第一个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个让我不理解的问题,就是既然统计人数增加了,那也应该按原来的统计方法把数字统计出来才对啊,可是为什么要暂停公布数据呢?
觉得社会各方面对一些统计方式有不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既然没达成共识,所以按理说就应该先用原来的统计方式统计出来然后公布,等达成共识后再按达成共识的方式公布就行了,为什么要暂停公布数据呢?
而当这个新闻上了热搜后,让我想到了之前的另一个新闻。
那就是在上个月,一位北大的教授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可能被低估的青年失业率》。在这篇文章中,北大教授张丹丹表示,3月份的失业率目前最大值为46.5%:
要知道,2022年7月青年失业率是19.9%,2023年4月是20%,2023年5月是20.8%,2023年6月,是21.3%。
那么张丹丹教授的失业率数据统计方法,到底是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法呢?只能说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数据这种东西,是不会骗人的。因为数据与数据之间永远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单独公布一个数据或者单独不公布一个数据,其实完全没有意义。
例如房地产,房地产这个东西一旦火热,那就意味着钢筋水泥市场必然火热,而且同时也意味着建筑工人的数据也会提升,而且同时也意味着银行那边与房地产相关的融资贷款的规模也会提升……等等。
而这些数据,会存储在工信、人力资源、银行等相关行业数据里面,所以说,其实只要从一个或几个单一的数据中,也是能大致判断出房地产的行情趋势的。
所以说,数据这种东西,是不会骗人的,更不能乱编。因为你一旦乱编自己行业的数据,就意味着各行各业的数据就都必须得改变,否则你们这个行业的数据就与其他行业数据脱节。然而,无论一个人能力多大,他都是不可能把所有行业的数据都改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