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无路可走
11月19日,哈维尔▪米莱当选为新一任阿根廷总统,由于他的主张过于极端,包括但不限于:
将国家部门从20个裁撤到8个,这12个领域全部私有化,政府连监管都不需要,还有性交易合法化、电信诈骗合法化、毒品合法化、赌博合法化,以及最惊悚的器官交易合法化。
器官交易一旦合法化,那权贵将有无数种办法,让普通人“自愿”出售器官,说得难听点,就是噶腰子合法化。
这样一个总统上台,阿根廷能好吗?
于是无数人开始担忧起阿根廷的未来,但要我说,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阿根廷人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我们,不需要为阿根廷哭泣。
1
阿根廷人为什么会选择米莱?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回答另一个问题,阿根廷的困境在哪里。别看人均GDP挺高,但阿根廷的生活水平不咋的,首都的普遍工资,按人民币计算就是一两千的样子。
当然,你可能会说,中国还有很多偏远地区工资也不高,然而,和阿根廷的不同在于,我们很少发生恶性通胀,而恶性通胀对阿根廷人来说简直家常便饭。
比如2023年,阿根廷的通胀率预计达到144%,冷战后的绝大多数年份就没下过两位数,10%都算好的了。
两千本来够下几顿馆子,来个恶性通胀,就只够几斤水果了。
今年阿根廷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普通人买不起新衣服,只好买旧衣服。路透社就进行了报道,由于通胀太高,阿根廷人买不起新的牛仔裤了,只好买二手三手的。
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在拼多多花个几十块,买个新衣服,这种再平常不过的事,对阿根廷人来说都有点难以承受。
一个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的国家,国民却普遍买不起新衣服,怎么看怎么幽默。
但曾经的阿根廷,却不是这个样子。一战时,阿根廷靠左右逢源,两边卖农产品,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那时阿根廷的人均GDP比法国都高,加上远离欧洲大陆没有战争风险,吸引了大批欧洲人移民阿根廷。
二战时,阿根廷继续向交战双方出售农产品,继续赚得盆满钵满,那是阿根廷历史上最辉煌的岁月。
但二战后,阿根廷就开始了缓慢衰落的量变,并最终在1982年马岛战败后变成了质变,此后再没有正常过,长期陷在高通胀和经济衰退中,尤其是高通胀,会毁灭人们的预期。
大家拿到现金得赶紧花掉,今朝有酒今朝醉,国民都不储蓄,国家就无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所以,对阿根廷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先把通胀降下来,否则其他都是白扯。
那怎么把通胀降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