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执法人员狂言“干跨一个企业太简单”,暴露了一个残酷真相!
古人有“灭门知府,破家县令”的说法。
意思是说,知府县令虽然是不大的官员,却可以灭人满门,毁人全家。
古之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县令,相当于县长。
事实证明,即便在当今,一个市长县长真要想毁人全家,恐怕也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儿。
别的不说,仅仅一名普通的执法人员,就敢狂言“干掉一个企业太简单了。”
8月13日,一段“扶持一个企业我没本事,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每年有5000万政绩”的录音经被曝光后,引发热议。
录音中,一个男子称,“说句难听话,扶持一个企业,我真没那本事,干跨一个企业,太简单了。抓住企业一点小问题,一放大这个企业就要完了。”
这段录音,不知让多少正干企业的人,听得冷汗直流。
据了解,该段录音,是山东省成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中,与涉事企业沟通中所述。
8月14日,该涉事执法人员张某回应称,是企业断章取义,其本人也已经因发表不当言论被处理。
这段录音,或许对我等普通群众来说,就是听个乐子。但对那些正在商界拼打的企业家们来说,真是说出了他们的切肤之痛啊。
这些年了,我也收到过很多“前企业家”的求助电话。
综合这些求助信息和新闻报道信息发现,即便身价亿万,乃至数十亿数百亿的企业家,只要遭遇一件不公事件,或许就可以让他们“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最明显的表现为:
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
二、某权力部门或某权贵的打击报复;
三、遭有背景的利益集团仗势巧取豪夺;
四、被莫须有冠上一顶“涉黑”或“涉恶”的帽子。
事实上,遭遇以上四种情况的企业家,我都见识过。
说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
贵州六盘水一个女企业家,因政府下属国企欠了她的债,讨要数年无果,于是请律师团队介入讨债。
这些律师团队,还真不是吃素的。不但能讲法律,还能舆论曝光。
一套组合拳下来,欠债方受不了了,于是动用公权力,直接将女企业家和律师团队给一锅烩了。
幸亏有个律师成了漏网之鱼,躲起来录视频实名求助并引发社会关注,才将女企业家及一干律师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
这就是“以刑化债”这个典故的由来。
也许一个社会就是这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只不过贵州女企业家案件成为了一个照妖镜,把形形色色的人们,照出了本色而已。
当然,在“以刑化债”的江湖里,贵州女企业家仅仅是个小角色而已。
我亲身经历见识过的大案,更家令人耸人听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