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警惕歪曲“长征精神”


  毛主席领导的长征胜利已经过去80周年了,习近平同志主导的新长征正在展开。无论你持什么立场,不论你接受与否,新长征的前景都在被世界所关注,都在被人们所期待。

  问题在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期待?

  最近在给博士生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课程时,我问学生:“你们看没看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看没看《长征》纪录片?”100多名博士生,一脸茫然。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高校工作的女儿这几天不停抱怨:“怎么这几天电视里面天天都是《长征》?”某高校青年老师对我说:“长征?纪念大会?不关注。群里面好像有一个通知,没看。我们学校没有硬性要求老师必须看”

  顺便说一句,这两位高校青年教师都是中共党员。

  对于红色意识形态,80以后的青年要么一脸茫然,要么冷漠不屑,要么内心疏远。可是,当我在课堂上提及王宝强时,全体博士生却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哄堂大笑。媒体里面天天重复的黑色、黄色、白色、灰色的八卦新闻,他们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心领神会,永远也不会厌烦和茫然。

  “不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关注。他们在关注什么呢?“捌玖点钟的太阳”抱怨电视里“天天都是长征”,却对范冰冰手上的纯金戒指泪流满面,对王宝强头上的帽子颜色激动不已——这样的关注恰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丢掉“长征精神”,不仅久矣,而且危矣。

  可悲的是,在央视播放的《震撼世界的长征》中,“黄色的”白灵居然堂而皇之地为国人解读“红色的”长征精神(注1)。扯淡扯到如此地步,也算是扯淡的登峰造极了。在这样的语境下,别说弘扬长征精神了,能否正确解读长征精神都是一个问题。

  于是我看到,在主流电视和媒体上,在官方举办的座谈和讲解中,长征精神往往被解读为:“爱国的精神”、“敬业的精神”、“团结的精神”、“要过好日子的精神”、“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云云。唯独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为共产主义矢志奋斗的精神”,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甚至干脆人间蒸发。

  这样的解读难道不值得我们警惕吗?红军长征当然表现出了“爱国”、“敬业”、“团结”、“要过好日子”、“不怕死”的精神。但是,如果这就是长征精神的本质,那么,“长征精神”就真成了连茅于轼、贺卫方也要赞美的“普世价值”了:

  ——“爱国的精神”?国民党不乏“爱国者”,比如蒋委员长就把“铲除共匪,剿灭红军”视为最大的“爱国”,且一生都在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这样的“爱国主义”;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