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中国崛起,需要浩然正气
实现中国崛起,是中国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或最大公约数。当然,有些新右派公知不希望中国崛起,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所秉持的“普-世-价-值”并不普世,但他们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
如何才能算崛起呢?我的理解,应该包括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达到或超过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相对高度,同时,崛起的中国应该代表一种更高级的、更值得向往的文明。在世界上,中国应该是敢于扶助弱小国家和弱小民族,主持正义的国家,即便不自称“替天行道”,但也不能是犬儒、趋炎附势、极端自私、患得患失、首鼠两端的形象。这样的国家只能遭人鄙夷,绝不可能被人尊重,国民走在世界各地也缺乏自豪感,当然也谈不上崛起。
简言之,中国崛起需要浩然正气!
通过主持正义来赢得天下拥戴,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的口号并非“齐国国家利益至上”,而是“尊王攘夷”,也就是维护周天子的尊严,抵御野蛮民族的袭扰。
公元前663,山戎攻打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后回师。燕庄公为了表示感谢,一直送齐桓公到了齐国的境内。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庄公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齐桓公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因为他要通过这样的举动证明自己没有私心,齐国虽然损失了一块领土,但齐国却成了春秋首屈一指的大国。
这个逻辑在今日世界仍然适用。比如苏联的兴起,和她十月革命后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打败法西斯,解放了半个欧洲有关。列宁亲自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修改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苏联一度是全世界无产者的精神祖国,莫斯科是世界红都,克里姆林宫上空闪耀的红星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心中的灯塔。
但是,苏联后来走上了社会帝国主义的道路,成为新的霸权和压迫者,苏联也就开始衰败直至解体了。
美国也是这样。美国今天的地位,和一战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二战时罗斯福提出“四大自由”,美国一直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帜有关。今天美国的问题在于,“自由民主”的丝绒手套太薄,无法掩饰美国霸权的铁拳,所以特朗普干脆就不要了,径直提出了“美国优先”的口号——这既是美国衰败的后果,也必将构成美国持续衰败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力远较今天薄弱的情况下,成为中美苏“大三角”之一,被“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获得了远远超出国力的国际地位,以事实上的第三世界领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和毛泽东主席始终坚持外交的道义原则,绝不拿原则做交易有决定性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明确写上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