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符合规律的必然趋势


周新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符合规律的必然趋势

  近日有人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然而然产生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是人们按照马克思设计的制度人为建立起来的。言外之意,社会主义是人为的制度设计,它的建立不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建立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创造性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绝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制度是按照少数人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图纸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人们主观制度设计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历史必然趋势,是一种客观必然性。

  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英国产业革命时期,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羊吃人”,劳动人民遭到残酷剥削,陷于艰难困苦的境地。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对横遭圈地运动之祸而颠沛流离的劳动人民深表同情,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手段和残暴行径深恶痛绝。他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在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探索中,设想了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人人劳动、共同占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衣食丰足、道德高尚,人人无忧无虑地生活的理想王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是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出发来论证这种思想的,他们总是诉诸人的理性,世界观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而且他们看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力量。他们的理想社会是一种空想。主观设计出来的新社会,尽管在图纸上是尽善尽美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空想社会主义中合理的思想,运用他们自己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分析资本主义现实存在的矛盾,得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的呢?他们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生产的集中,使得生产力越来越具有社会的性质。产品不是一个人生产出来的,而是一群工人共同劳动的产物;生产上需要的物资,不是来自本企业,而是由社会提供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是自己消费,而是供社会使用的。各个生产单位密切联系在一起,整个国民经济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由社会按照全体人民的利益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资本家是按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进行生产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1](p.277)“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1](p.278)这样,占有方式就与生产方式发生了矛盾,生产方式起来反对占有方式,这就形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弊病都来源于此。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消灭自身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依靠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