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美国打压中国,这同办好中国的事情没有关系
每当受到羞辱欺凌,一些中国人总爱把“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的说辞搬出来说事,以此作为“保持定力”、安抚国民不必激动跳脚的的理论根据。此次也不例外。这一回的情况是,在中美两国政府代表团上海经贸磋商之后,美国特朗普对中国再次挥舞了大棒,冷不防狠狠地打了中国一闷棍,把那些有点沉浸在喜悦中的人打得蒙头转向。于是,一些人就又炒作起“保持定力”“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的章程来,说什么这能够让“美国对中国的‘惩罚’变成惩罚他们自己”。
应该说,此等说法等于间接地向人们披露了一个事实,即美国的确是对中国进行了强有力的“惩罚”,也等于是说,中国又挨了人家的一记耳光。
挨了人家的一记耳光之后,自己信誓旦旦地表示,“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难道这就是认真反思检讨个中原因的结果与结论吗?
从逻辑上看似乎就是这样,因为挨打总要有相关的缘由才行,挨打之后大喊大叫说,“关键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显然是找到了“关键”缘由之所在。这不禁令人想起前些年中国所惯用的“落后就要挨打”那个著名托词,对比起来,二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问题是,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挨打受辱二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呢?对此,我们不妨设想,假如某一天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到这个时刻,是不是美国就不会再打击中国了呢?
笔者以为,这真的很难说,因为美国是不是打击中国,根本出发点与核心内驱力是霸权的利益诉求,这同中国办没办好自己的事情没有关联。
对此,我们不妨从“不想打、不敢打、不能打”三个层面来释读这个问题:
其一,“办好自己的事情”了,是不是美国就会对中国“不想打”?
回答是,不一定。即便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得妥妥了,美国依然有殴打中国的强烈冲动,甚至比以前更想打击中国。譬如盗贼偷盗,看着满园成熟的瓜果,强盗下手的欲望比以往来得更加强烈。“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犹如满园瓜果飘香,更将为霸权所觊觎;
其二,“办好自己的事情”了,是不是美国就会对中国就“不敢打”?
回答是,不一定。霸权敢不敢对中国下手,取决于中国反击的力度与水平,这是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抗美援朝以后的一个时期美国对中国“不敢打”,而那时的中国则很难说已经“办好自己的事情”;
其三,“办好自己的事情”了,是不是美国就会对中国就“不能打”?
回答是,不一定。中国能打不能打,从霸权的视角来看,核心是得失之多寡,只要“打”能获利,美国对任何国家都会下手,中国也不例外。美国不会因为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得挺好就对中国心生怜悯、高抬贵手而放中国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