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谁是苏联解体最大的受害者?


  01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苏联解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要详尽而全面地分析导致苏联解体的各种原因,恐怕需要一本厚厚的学术专著,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够胜任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对其中的一些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比如,在苏联的最后阶段,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以追求俄罗斯民族自身利益最大化相号召,以俄罗斯民族成为苏联解体的最大受害者而告一段落。

  02

  —

  前苏联共有123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68%,是绝对的主体民族。

  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

  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即俄语“凯撒”)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917年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在长达370多年中,沙俄先后兼并了外高加索、中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其版图扩张了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

  为了维持、巩固其野蛮统治,历代沙皇均对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同时极力煽动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实行所谓“俄罗斯化”政策——非俄罗斯地区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俄罗斯人担任,俄语为官方语言,禁止用非俄罗斯语出版书报,学校禁止用非俄罗斯语授课,非俄罗斯民族还经常遭到蹂躏和屠杀,致使沙皇俄国成为民族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

  法国作家和旅行家阿道夫·德·居斯蒂纳在其所著的《1839年的俄国》一书中说:

  “这个帝国虽然幅员辽阔,其实却是一座牢狱,牢门的钥匙握在沙皇手中。”

  列宁后来在《关于民族政策》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并将沙皇俄国称为“各族人民的牢狱”。

  03

  —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沙皇——这一维系俄罗斯帝国统一的象征和纽带垮台之后,整个原沙皇俄国的都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

  在动荡的1917年,乃至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期间,高加索、土耳其斯坦、巴什基尔、立陶宛、远东等地都有强烈的自治甚至独立要求,在乌克兰、波兰、芬兰等地已经出现了地方政治权力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列宁根据他一贯倡导的“民族自决权”主张,认为必须

  “取消(沙皇时代)强制的、封建的和军事的联系,代之以自愿的联系,才有利于各民族工人的阶级团结。”

  即先给予原沙俄境内各民族完全的自决权,然后再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盟国家。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苏维埃政权在前沙皇俄国的版图内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1922年12月29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先签署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并公布了《苏联成立宣言》。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