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农民如何城市化


  一、

  1988年读大学就写了一篇“中国现代化的小城镇途径”,发表在自己办的学生社团刊物《调查与评论》上。一看文章题目就知道受费老影响,当时以为,中国可以走与欧美不同的就地城市化道路,其中关键是先通过乡镇企业来发展乡村工业,农民离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没有想到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即纷纷改制和关闭,正规制造业很快就代替了乡村工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远离家乡,进厂进城,尤其集中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农民家庭中,中老年父母仍然留村务农,获得务农收入,年轻子女进城获得务工收入。农村人口减少了,进城务工子女获得务工收入,农民家庭既有务工收入,又没有减少务农收入,家庭收入增加了,因此可以在农村翻盖新房,也有更多收入参加人情,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农村因此变得更加繁荣。

  进入新世纪,进城农民不再只是从城市务工经商赚钱回农村消费,而开始谋划在城市买房安居。进城青壮年农民务工经商收入很难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买房安居,他们开始在家乡的县城买房。中西部地区县城就业机会少,收入也比较低,农民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经商获得收入,回县城买房,他们买房主要是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教育,也是为自己退养做准备。他们必须仍然在县城以外务工经商,否则他们就缺少足够支付县城买房的按揭还贷能力。

  在外务工农民将积蓄用于在县城买房,提高了县城消费能力。农民在县城买房,县城地价飙升,土地财政收入成为县级主要收入来源,农民买房推动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拉动就业,拉动消费,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农民将在沿海和大中城市务工获得收入用于县城买房这事太好了,县委书记最高兴。县委书记几乎是本能地推动农民返乡(县)买房,进城买房。

  农民在县城买房是要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县政府因此将更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集中到县城,不仅将所有高中集中到县城,而且将越来越多初中也集中到县城。县里还有意无意鼓励“无房不嫁”,年轻人不在县城买房子都不好意思说媳妇。越来越多农民进城买房推动县城房价持续上涨,房价上涨又证明之前贷款买房是多么聪明正确的选择,从而鼓励更多农民在县城买房。

  农民家庭在县城买房当然有很大经济压力,仅靠进城务工年轻人的收入肯定是买不起房的,因此,农民家庭中,父母将历年积蓄拿出来支持子女在县城买房。过去进城子女将务工收入拿回农村翻建新房,现在变成农村留守父母将务农收入用于支持子女在城市买房。农村不仅人进城了,而且资源也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真正衰落了。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