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 为什么马克龙自曝“丢脸”, 却又不服气?

2021-02-07 3147 1
作者: 王绍光 来源: 文化纵横

  【导读】据法新社报道,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出席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活动时承认,中国在研发疫苗和“疫苗外交”上更有效率,让“我们(西方)领导人感到丢脸 ”,但“从长远看,我们(西方)可以更有效率”。

  毫无疑问,疫情和疫苗问题早已被高度政治化了,马克龙的表态也折射出当下西方的典型心态。过去一年,西方国家的抗疫代价惨重,但对中国的舆论战仍有成效。本文作者王绍光先生尖锐地指出,即使西方精英对自身体制的“洗白”经常错漏百出,但在外媒偏见性甚至抹黑性的舆论引导下,其依然成功塑造了西方民众对中国抗疫成效“不知道”或知道但“不承认”的态度。他进而指出,抗疫要解决的是公共性问题,从世界各国抗疫表现看,群体本位的文化比个体本位的文化表现要好,社会主义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要表现的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比其他地方表现好,单一制比联邦制表现要好。2021年,在抗疫下半场的疫苗战中,中国在疫苗研发和生产上虽有巨大优势,但目前国内的接种率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优化接种策略,尽量加快接种速度,及时公布接种数据,让中国成为接种疫苗最快、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有力保障的国家。

  本文为“疫情改变中国与世界”文化纵横专栏特稿,由作者授权原创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思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最大的疫情,其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远远要大于疫情本身,已经影响到全世界每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到个体与群体健康,而且影响到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意识、人与人关系,甚至可能影响世界权力分布的格局,其影响力恐怕相当于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预示着世界大势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疫后,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定位也许会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其自身经济、科技、政治的相对地位会再上一个台阶,各国民众对什么是理想的、值得追求的社会政治形态的看法也有可能出现转变。

  目前,对中国的抗疫,西方大概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叫做“不知道”,这是绝大多数人的西方人,他们知道自己本国的情况不佳,但他们的印象是中国更糟糕。这反映在西方的一些民调中。例如,美国有民调显示,大量民众认为美国表现糟糕透顶,但他们相信中国表现更糟。“不知道”是绝大多数人,他们一辈子生活在学校与媒体的洗脑中,对西方自身的制度有一种迷之自信。虽然他们完全不了解外部世界,但他们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丘吉尔的说法:他们的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其它国家的制度,尤其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制度只可能更糟,不可能更好。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