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从“魔法校长”到“清华校庆”
“熟鸡蛋返生”论文被曝光后,整个中国一片哗然,比神仙还神的郭校长,比魔鬼更有魔力的女红人,熟物返生,风遁,火遁,土遁,等等,无一不击穿凡人想象空间。
联想到之前的平安经、师娘很美、雪涛图误等文人事件,我深深感觉马扁时代的无可救药,教育、科研、文艺和出版界的堕落近乎无解。
“你不懂的,现在解释不了的,并不代表不是科学”被骗子们无限扩展,被坑蒙拐骗的坏人当作护身符,他们把“科学的局限性”延伸为“不可知论”,目的当然是为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挡箭牌。
然而,科学即使不是全部都能被认知,但科学也并非一桶浆糊,熟鸡蛋能不能返生,能不能变出小鸡,不需要未来科学认定,把论文所写再重现一次就足够了,现场示范一次土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社会,出几个骗子不可怕,怕就怕公众的集体认知出现颠倒,怕就怕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能招摇于社会行马扁之实,如若不是论文有些过头,郭魔女的“研究院”也许真可能到中国科学院挂个牌呢?一个头戴大量帽子、一个混迹教育多年的女马扁能风光到今天,决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是大圈子的事,是无数马扁的江湖。
就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朋友发给我一段短视频,记录的是清华女生为校庆奉献热舞。看了之后,我没有太多感觉,没有像网民那样愤怒,当然也不会嘲讽孩子们。
网民为何愤怒和嘲讽?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应该是清华的表现,中国最好的大学,其学生在艺术追求上不应该只与洗脚城开业处于同等水准。
我为何心态如此平静?因为我对清华本没有那么高的估计,在年轻人追求千篇一律偶像崇拜的时代背景下,清华人与普通人不会有明显界限,清华园里都是聪明人,但清华园并不拥有天然的圣洁高尚和特殊品味。校庆节目好与不好,都不重要,形式而已。
本来,我也没打算因为这个短视频扯上清华大学的110年校庆,但听到有人讲“一帮考不上清华的人有什么资格议论清华?”之后,我倒是想逆反议论一下清华校庆。人人都能当美国总统吗?为什么人人都能评议美国总统?
今年,清华大学搞的是110周年校庆。从校史看,清华大学不到100年,1911年成立的那个学堂不是清华大学,只是一个留美预备学堂,招收的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学毕业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是初中和高中内容,然后再学一点大学知识,毕业时,大概相当于美国大一学生的水平,到了美国之后,就从大二读起。
清华学校正式招收本科起点学生是1925年,正式挂牌“国立清华大学”是1928年。
换句话讲,清华大学要搞校庆的话,准确时间应该以1928年为起点,即使再往前推一点,也只能是1925年。如果按学校开址为起点,那中国大学的百年名校会遍地开花,几乎大部分大学都是在原来的小型学校或旧学堂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校史膨胀在中国比较普遍,动因不明。千年都能扯上,百年往上走点有何不可?
清华如此高调大规模搞校庆,既是自己的安排,恐怕还有上面的安排,它是中国教育成功的标杆,它是改开之后教育改革成功的象征,它是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的典范。
在一片赞美声中,当然也会有一丁点别样的呐喊,这其中就有刘道玉先生的“反思论”,他对比了清华校庆和麻省校庆的主题差别,麻省搞过150周年校庆,主题是“反思不足”,而清华呢?除了亮成绩,还有其它主题吗?
无法评判清华和麻省的对与错,各取所好而已。
然而,如果要衡量一所大学的深浅,麻省的反思自然要高出清华许多,诞生了近百位诺奖得主和无数荣誉缠身的世界名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不是把成绩做成金人亮给世界,而是反思自己前进中存在的不足,这面镜子的反射作用岂是清华自铸金匾可比啊!
在中国,清华太耀眼,清华也显得太成功,所以它不用反思,它看不到比它更高的身影,它觉得团聚着中国最高智商群体的清华园就是人类智慧园,这里只有成功和荣誉。
不过,清华真的很成功吗?真的没有反思余地?
事实上,清华不但有需要反思的地方,而且是中国最应该反思的高校。
自1978年以后,整个大中国,把最聪明的年轻学生都交给了你,最丰厚的资金都投给了你,你又为中国做出了哪些值得全国人民称道的卓越功绩?院士人数?学者人数?获奖个数?成果、专利和论文数?专业评比等级高?
有细心者把中国最重要的国之重器领头人列了个表,三十个重大项目中,清华北大近乎隐身。你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贡献能经得起检验吗?用世界眼光看,你拿不到诺奖,说明你的成果和论文达不到国际顶级。从国内视角看,你不能挑起大国重担,说明你对不起国家投入。院士,学者,奖项,专业评级,那都是国内圈子评出来的,你清华牌子大,圈子大,背后的大人物多,谁能评得过你?往骨子里分析,其实,清华只是活在名利场里和权威幻境中。
在这里跟大家讲件真事,一北京极著名高校教授下到中部某高校讲座,讲完了之后就得吃个饭,酒过N巡,教授有点醉意,话也多了起来:“你们搞得很好,做得很实在,但你们没有我们的资源,我们圈子大,评什么都有优势,拿项目也有优势,这就是差别……”
教授言,可能不全对,又未必全不对,至少说明一个事实:圈子已经是中国国情。曹雪涛,是院士,以研究气功治病起家,如果放在今天,他的论文很可能就是“熟鸡蛋返生”的另一个翻版,八十年代没有质疑的气候,所以让他走到了院士圈,从此便有了多于郭萍的护身符。
有人可能不认可我的类比,说曹院士毕竟还是带过很多学生,做过很多有意义的科研。从浅显处类比,自然不够客观,自然是贬低了院士。但往本质里钻研,两者真的无甚差别,郭的马扁术太过低下,只能算江湖马扁,一旦遇上大侠客,便可能败下阵来。而曹则是殿堂马扁,侠客刺不到这里,他以权力之手培养的护卫者早已经统领了一界学术江湖,终生无虞了,其危害更甚于郭某。郭神魔的论文坏是坏,但遁不了。大学者的论文,表面看是科学,其实未必比鸡蛋论文强太多,强只强在一般人拿它没办法,有“遁人”功能,高级学术骗子不需要遁土,只需要遁人。
清华为什么也热衷于大张旗鼓地搞校庆?
往庸俗点讲,也是为了钱,虽然清华不缺钱,但在整十年校庆这样的大场面,知名校友总是会有所“表示”的,学校的各类基金一次次得到丰富和充值,出手阔绰的老板捐一栋楼是常有的事。
当然,清华的最大目的肯定不是为了钱,亮成绩单才是根本。
国家十年一大庆,每次都得有很多的新说法,每次都要储备大量历史记忆。办教育,完全没有必要按行政化套路铺张浪费。然而,清华的队伍也是周期性变动,谁不想在自己手上热闹热闹?谁不想在自己手上向全国人民汇报成果?
清华的热舞格调不高,正如清华频繁的校庆安排意境不高一模一样,清华的浮躁又正如中国教育大环境的浮躁一模一样,连清华都沉不下去,你还能寄望哪所高校能沉下去?如果比较人种的智慧,我相信中国人绝不承认自己比其它任何种族低等。但是,如果要比较中国大学和西方大学的差别,真得老老实实地承认距离遥远,这真不是“数量第一”能堆积靠近的。欧洲近代办大学时间早,很多大学都几百年了,你看欧洲大学像咱们这样十年一大嗨吗?
清华校庆,周期安排是十年,考虑还有五年的筹备期,校庆班子实际上是隔五年就运转一次,筹备时间久,行政成本高,著名大学的中心思想偏离了学术根本。
清华的未来方向到底是什么?这是全国人民非常关心的大事。
近四十年来,清华出了非常多的大人物,出了非常多的大富人,因而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资源。清华,从数量上看,各方面仍能排名中国第一。但目测之下,你真有属于自己的、对得起世界的原创成果吗?不需要举太多例子,举一例便成。你能拿得出让中国扬眉吐气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战略级科技成果吗?举一例即可。清华的人才,清华的老师,离开欧美的后期培养,离开欧美的仪器,自理能力到底有多强?被骂得很惨的新中国前几十年,靠着自己的努力,静悄悄地做出了自然级诺奖成果,后四十多年,靠自己干了多少事?如果不引进,今日中国市面所见之科技繁荣还能存在吗?
继出大人物和大富翁之后,清华人又开始挤占中小学教师岗位和街道办岗位,还抢占各省市选调生的岗位,并没有看到清华人象建国初期那样往中国最需要的战略工业里挤。清华聪明人都只是为了当官和发财,虽然符合美国人当年还款办清华的目标,但并不符合中国人的期待。清华人聪明,既是你们自己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期望所在,人民愿意把重金砸在你们身上,自然是盼望你们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超越常人的贡献。很遗憾!近四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你们没有表现出正常水平,没有贡献出与投入相匹配的成绩。
普通人考不上清华,但普通人有权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孤注一掷地投入清华?难道就是为了让聪明人来做大人物和大富翁?如果聪明人都盯着名利场,有限的教育资源是否可以转投向其它地方高校?神一般存在的高校到底意义何在?”
清华,就是中国高校的一根标杆,全国高校都在看着它。
热闹的校庆,如同中国教育改革的春风,政绩肥皂泡吹得越亮眼,人民就被折腾得越痛苦,一轮轮的教育改革,一步步把教育推向死循环,过去,是孩子苦,现在,是家长孩子一起苦,全国人民受着教育改革的苦。有人把这种现象翻译成“内卷”,其实不应该这样翻译,应该翻译成“内耗”,中国人的智慧和资源全在这种内耗中丧失殆尽。
我过去多次在重复同一个观点:美国教育是美国领先中国的关键依靠,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不要看中国高校疯狂地晒成果和晒论文,清华若带不好头,肥皂泡总有破灭的时候,不需要太久。
前不久,我到了一个极有科技感的地方,那些高大上的神器,非但没有让我这个外行振奋,反倒是想让我做一个未来假设:若干年后,假若美国在量子领域还是领先中国,并且领先很多,你们会觉得奇怪吗?你们会反推曾经的“今天”吗?
附言:
1,有人讲,华为最近大招频出,是不是要反超了?答:任正非曾讲了三个结论,我都持否定态度,前两个已经印证了我的正确,只有上不上市还未兑现,但我感觉不远了,至少是离曲线上市不远了。如果华为的消息少了,我更放心,看着它天天亮惊世成绩,会更感受出它的被动和躁动。它若沉不下去,华为就是清华,靠国家撑着,国家不撑,华为就成了凡企。
2,有朋友问及蚂蚁集团的前景。答:蚂蚁不是马云一个人的,是一群特殊人的,千丝万缕,利益复杂,后期还会变着法更换面孔,太大会吓人,它会分家玩。
3,朋友聊到郑爽1.6亿天价片酬,偷漏税的事各说各话。我个人的态度:各行各业都差不多,都在绞尽脑汁捞钱,就是数量上的差别,就是手法上的差别。玩吧!支本主义的正常现象。
写于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