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实力地位拎不清,白毛老"登"瞎折腾
《左传》里有一句话叫“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就是礼仪,戎就是国防,就是军队。这两件大事,是国家的脸面。二战之后,虽然小范围地区战争依然不断,但总的世界氛围还是和平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美西方国家真的怎么做,但起码从明面上,世界各国还是要标榜外交政策对等,没有谁高谁低、孰强孰弱。就是你在外交上给我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你对我免签我就对你免签;你对我免税我就对你免税,还有,你对我制裁,我就对你制裁……就是我们总会在一些新闻中听到的“互惠互利”或“对等反制”这些词。
今年3月18日举行的中美战略对话,或许影响了中国以后很长时间的外交走向
但是,我们还要说一句但是。但是,规矩是规矩,国家是国家,美西方虽然明知道外交对等,但又喜欢玩霸权主义。今年的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与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美国邀请,到阿拉斯加出席中美战略对话。按照通行的外交礼节,这种高层对话一般都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双方在记者的见证下互致问候,并简单表达一下己方关切,这部分一般比较短暂,且气氛友好——大家都是体面人,就算闹得再僵,场面上也得过得去;第二部分是闭门会谈,不对外开放——闭门嘛,就是怎么吵都无所谓;当然,一些会谈还有第三部分,就是双方共同或单独的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外界传达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还是不按套路出牌。美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做了约10分钟的发言,然后杨洁篪和王毅也进行了对应的发言。此时会见的第一部分本应结束,但美方却叫住了准备离场的记者,进行了一大通的补充发言。没关系,你说完倒是让中国人也说啊,这时候美国人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就是要把记者都轰出去,快走快走。想打时间差,不给中国人说话的机会,这种外交上极为失礼的行为,让杨主任现场发飙,并说出了那句“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我看媒体大多在这句话后面加了个句号,我认为不准确,应该加感叹号。
我觉得,这可能是影响中国外交未来50年,甚至是100年的一句话,所有西方国家,以后再跟中国打交道都得先想想,自己到底能不能“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了。能,就好好说;不能,就闭嘴。
其实3月18日这场会谈,中国能去已经做出了让步,因为按照外交对等原则,中国派外交部长即可。虽然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国务院的最高首长,但美国国务院和咱们的国务院不一样,美国国务院其实就相当于外交部,所以国务卿其实也就相当于外交部长,中国派外交双巨头出席战略对话,已经是很给美国人面子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