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中式“帝国主义”为何令美西方如此恐惧?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在今年6月13日闭幕的G7,即七国集团峰会上,七国集国领导人正式发布了一份名为《重建更好世界》的基础实施建设倡议,英文全称是Build Back Better World,所以就简称B3W,现在的西方国家要说做秀能力还是世界第一,起名字挺讲究,可能也就剩下起名字的本事了;比如,之前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了遏制中国,成立了一个盎格鲁-撒克逊军事联盟,取3个国家的前两个字母组合出一个AUKUS;还有,前几天,美国政府为了纪念在新冠疫情中死去的70万人,居然在白宫外面整整齐插了70万面小白旗,劳力费神,无用之至,我就说但凡你们美国人真有这个心思和成本,把它都放在抗疫上,也不至于病死两个冰岛呀。

  而这个B3W,是面向中低收入国家,计划撬动数千亿美元,更新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美国总统拜登说,B3W是想借全球基建计划,遏制中国影响力,希望由美国支持的“重建更好世界”计划可以成为“比中国方案更为优质的选项”。

  美国人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成见极深,我看主要原因还是,虽然“一带一路”2013年已由中国公开倡议,但直到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的2018年,全球有上百个国家、地区已经加入“一带一路”,美国才缓过神来,才看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蓬佩奥担任国务卿的3年里,这小子无论走到哪儿,都不断重复中国“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的说辞,到拜登政府,美国看到靠遏制和抹黑动不了“一带一路”,于是就东施效颦搞起了B3W,其实这本身已经证明了“一带一路”的成功。

  2021年10月1日,英国BBC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协助发展或放高利贷?》,说根据美国的援助数据研究实验室(AidData)的数据显示,在之前18年间,中国向全球165个国家的13427个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资金或贷款,金额高达8430亿美元,而这些贷款主要是中国在2013年之后通过“一带一路”实施的。文章沿续了蓬佩奥的调调,指责这些贷款导致被援助国民众的债务负担太高。

  比如,中国在老挝境内建设了一条从中国通向缅甸的铁路,会在今年12月通车,价值59亿美元,为此,老挝要向中国的银行贷款4.8亿美元,BBC声称,老挝政府政府承担的这种债务是不健康的,按BBC的意思,中国只有免费给老挝修条铁路,那才是健康的。

中老铁路建设中

  但是事实是,现在全世界既能给老挝贷款,又能提供技术和施工力量的国家,只有一个,就中国,其实连英国自己都一直在跟中国洽商,希望中国帮助在本土修建时速达400公里的英国高铁二号线。BBC代表了英国这种老大帝国的一种令人恶心的傲慢,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我看,未来即使老挝人民坐上中国修建的高铁了,英国的高铁也未必能建成,现在在中国人眼里,你英国真的也就算个屁。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从写小说式、太平歌词式、折子式的‘文章’中竟看不到一篇敌我分明、彻底决裂、势不两立地文章。
0条回复
“中式“帝国主义””。是帝内帝外呀?
0条回复
中国有前三十年政治、经济、文化的雄厚基础,能经受住折腾。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比拟不了的。
0条回复
我们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也是因为,我们的资本输出,是由国家的名义出面的。大量的都是国企在外面进行投资。而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是以企业的形式出面的。他们要那些资源也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只能是使用金钱的方式进行结算。而我们是以国家的名义,国家对于这些资源就非常有用了,这样就允许采用用资源方式偿还,这样偿还方式就扩大了。其实对于被投资国也是有利的。这样中国的投资方式就受到广泛的欢迎
0条回复
给自己的基建方面的资本寻找海外市场。中国是一个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不能与当年的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用武力,用殖民地的方式去开发海外市场。因此我们可以用资金的方式向海外开发。当然这么做是有比用武力更好的效果。双方可以采取你情我愿平等互利的方式。我们有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而那些穷国也需要基础建设,对方没有资金,我们还可以贷款给他们。如果还不起,可以用资源来偿还。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