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双11”,魔力消退后的思考


  朋友,不知你发现到没有,往年被阿里巴巴一类平台称为购物狂欢的双11,今年远没有往年那么热闹了。

  就在双11的那个夜晚,今年再也不见孩子们抱着手机整夜地守着狂购那些廉价的商品了;电视上、手机上,再也不见狂轰烂炸般的关于双11的购物密集广告了;至于那些摆臀弄姿地在地铁里、在公交站为双11做广告的小鲜肉小娘炮的明星们也忽然少得多甚至销声匿迹了。往年被称为购物狂欢的双11,就这样几乎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亲爱的朋友们,这到底咋回事呢?你做过思考吗?每年的双11,几乎不都是青年的盛大节日一样,今年为何唱了一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呢?

  有人说,现在不一样了,疫情肆虐,人们腰包憋了;也有人说,这一年之间,不断有各种类型的打折促消活动,比如那个利用谐音的“618”消费日,比如各种大打折扣的各类商务直播,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直播带货,等等,还不把双11的特殊效益消解稀释了!

  有道理吗?有,但又不完全是这个道理。

  我毫不怀疑,疫情,各类消费促销,只是原因之一。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这个,是什么?我告诉你,这是享乐主义的自我放纵的潮水已经在慢慢退潮,在走出疫情的漫长道路上,人们,主要是千千万万的青年,变得现实了,变得冷静了,变得对疯狂购物消费不那么上心了。

  在一个又一个不断刺激人们购物激情的、像吸了鸦片一样的狂欢中,人们特别是青年们疲劳了。当然,疫情给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这些。已经有些日子了,社会在不断披露的因为双11出现的欺诈、劣货、假货、个人隐私的信息保护,等等,这些方面出现的以往蒙在鼓里的各类奇奇怪怪的被欺骗的案例时,人们忽然从感情上怀念起几年前悠哉游哉带着孩子老婆逛商场,而后在街边选个可口小吃的快乐时光。

  不知为什么?感觉那是一种生活。而今,每天让自己的老爹老妈蹲在家里等着快递,连养老也不得消停,一趟又一趟跑到大门外为自己取快递的生活,居然成为老人一种非常无耐的生活方式。很多过去逛街的乐趣,已经成为回忆中的往日故事和一种乡愁怀念。看着每天蝗虫般的快递小车充塞着大街小巷,看着每天装着货物的的大箱小包,把各个大院门口摆弄得一片乱像,忽然感觉这难道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期望的新潮生活吗?

  不过,双11的退潮,其中还有深层原因,我认为从中可以看到年轻人的一种心理。

  2021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躺平”,不要小看了这个词汇,它包含了现代社会一种青年心理。它是一种标志,标志什么?标志现在新的“佛系青年”一代的消费行为正在迅速改变,他们这一代人在经过对比思考之后,正在放弃物质上的过去那种强烈的占有欲和购买欲。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