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苏丨中美: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民主?
原编者按:本文作者王希苏教授在美国学习、教学、工作多年,致力于中西方民主研究。他指出,西方的democracy一词,其含义是“人民统治”,而且这个“人民”也不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大众,而是掌握资本的资产阶级,然而到中文里,democracy却被翻译成“民主”,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西方的民主是民选领导人和议员,中国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西方用他们的尺度来衡量我们,认为没有西式选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合法性,完全是吃错了药。中国民主才是具有彻底人道主义、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民主。他呼吁中国学者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一、中国在世界民主革命的历史洪流中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什么是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是资产阶级用暴力推翻君主制后建立的共和政体。
从政治角度看,中世纪以来的世界近代史是民主制度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政体的演变是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发生的。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交由议会,开代议制先河。革命以妥协告终,保留国王的形式地位,这是君主立宪制的由来。
美国殖民者在反抗宗主国的独立战争中立国(1776年),创建联邦共和体制,由东北部的十三块殖民地作为有自主权的州,结合成为一个非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大革命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几经复辟,最终否定帝国体制,建立法兰西共和国(18-19世纪)。
其后的一百多年间,荷兰、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先后放弃君主专制体制,改行君主立宪制。奥地利和葡萄牙在上世纪宣布共和。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上个世纪前半叶由英联邦的自治领地转为独立国家,下半叶获得司法独立权。虽仍属英联邦,英女王是名义国家元首,其实际运作与独立的共和国毫无二致。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与被沙俄帝国并吞的十四个小国联合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
二次大战后,战败国德国和意大利告别帝制,实行共和。日本于1947年通过宪法,限制天皇权力,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同时,从战争中解脱出来的十几个东欧国家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
西欧的殖民帝国在二战中遭到重创,元气大伤,二战后的二三十年间,一百多个殖民地陆续独立,全部成立了共和国,殖民时代自此结束。
中国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同盟会于1911年推翻满清王朝,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于1949年,在各政治派别和各界精英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