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列宁主义的实践意义

2021-12-13 1154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1949年,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虽然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国开始翻译马克思的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然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准确地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关于党的建设及其重要性所描述得还是比较少的。然而,在列宁的著作中,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却是大量的。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也需要有同盟会、国民党等政党组织,但这些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虽然也有观点说,国民党也是按照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而改革的,然而,国民党本身却又是反马列主义的。因此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只是在国民党改革之初起了一点作用之外,再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了。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对中国革命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毛泽东思想来说,列宁主义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谈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过程中,都有所谓“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说法。这里有比较多的因素。十月革命之后不久,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就开始组建共产国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一大批欧洲及亚洲国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至少在列宁主义看来,新的无产阶级革命,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都不可能没有这样一个无产阶级正常——共产党的领导。

  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非常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共产党人。甚至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与实践列宁主义的党建理论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列宁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到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桥梁。

  列宁既重视革命的理论,也重视革命的实践。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进行战斗的年代,主要是进行大量的理论准备工作,那么列宁主义则是在他所生活与战斗的年代,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舆论准备工作,更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实践工作。而且,列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让革命取得胜利,党的坚强领导绝对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共产党对此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一直都抓得非常紧,一刻都不曾放松过。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坚强有力的党的组织,一定要让党的组织发挥最强大的战斗堡垒和先锋队的作用。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