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普京是本教科书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进入美国独霸时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大部分国家实质性进入到美国怀抱,之后的几十年,世界进入“平庸时代”。这里的“平庸”主要指政治平庸,大小国都不产生政治家,只产出唯利是图的政客。
不过,相对庆幸的是,俄罗斯出了一个普京,是他让美国没有达到“选个稻草人当总统就能统治世界”的疯狂程度,他有限维护了前苏联的部分世界性制衡功能,部分制约了美国的为所欲为,世界的多样性还保留着一线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普京配得上政治家称号,暂时还没有找到与之齐名的并肩者。
普京接手的俄罗斯根本就不是瘦死的骆驼,而是瘦死的病马,其前几任在西方的误导和利诱下屡屡出现致命失误,即使想上贼船,也要被各方制裁,俄罗斯面临二次裂解的巨大风险。
普京能成为政治家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一点素质表现为:看清了西方利诱俄罗斯的真实面目,不是接受俄罗斯,而是进一步裂解俄罗斯,直至彻底废除其武功,让“俄罗斯威胁”成为历史。
有了这样一个清醒认识之后,普京不再延续“经济决定论”,而是重新捍卫作为大国的两大必要战略:一要做到有效维护自己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确保国内核心利益不受侵犯;二要尽最大可能重新扮演地缘政治制衡力量,确保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地位缓步回归。
普京的政治决断力并不在于他遇事必横,而在于能屈能伸,该亮剑时果断亮剑,绝无瞻前顾后的畏缩情绪。
车臣平叛奠定了他在俄国内的政治地位。叶利钦在车臣没有实现有效治理,主要原因不在于军力不足和经济不振,而在于他陷入西方的政治陷阱,害怕西方利用宗教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干预其内政,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有限性介入,而非决定性消灭。普京没有被西方干预和威胁所束缚,不惜牺牲,不惜手段,采用雷霆攻势,快刀斩乱麻,车臣武装的叛乱行为从此绝迹,和平稳定二十多年。
2014年的克里米亚回归版图。克里米亚,从其还是一个王国的时代起,就对俄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丢失,责任不在普京。然而,作为政治家,不会不知道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军事生死攸关的影响,它如同台湾之于大中国的影响一样。
普京的高超之处有两点:充分且果断利用了乌克兰东部极其珍贵的“有事”之机,用几万人的“军力”先渗透再和平接管,不战而屈人之兵;充分利用了西方的“公投”规则,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得到了尊重,它完全不同于侵占。
当然,台湾的情形跟克里米亚不完全相同,收复的办法自然也不相同。不过,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可复制的同版问题,不可能像在电脑里拷贝文件一样。普京的教科书里有三个关键词:时机,决心,勇气。时机一等到,决心要坚定,勇气不可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