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首次定性“与资本勾连”,腐败的总根子浮出水面
1月21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公布:
“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纽带”这句话应该是中纪委公报中首次出现的提法。
26日,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被开除党籍公职。
在周江勇的落马通报中,首次出现了“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的提法。笔者的印象中,这样的定性也是在几十年来的高官落马通报中破天荒地头一次出现。
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重大信号,立即会有什么样的“转折”;这个现象只是说明周江勇的腐败性质以及周江勇腐败案所暴露出来的资本对政权的侵蚀和威胁已经非常严重,严重到不得不去正视,不得不去面对。
当前社会的腐败问题极其严重,腐败现象遍布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上至中央下至底层百姓对腐败问题早已深恶痛绝。2021年6月2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第二场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介绍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案件380.5万件,查处了408.9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4.2万人。”
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近两年很多高管的落马通报中几乎都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尽管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力度如此大、如此强,党中央采取了多项措施,揭露出大批的腐败分子,然而,腐败仍然呈现出了前赴后继的景象。
究其原因,反腐败必须要抓到根本问题,而抓根本问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中国当前的腐败现象,找到腐败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根源,对症下药。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认识腐败问题同样是如此。
很多人从现象层面出发,认为腐败问题是古今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存在的问题,把新中国的腐败现象与旧中国特别是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世界其他国家的腐败现象等同起来,进而跑到古代的“清官政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局部地区那里学习反腐经验和方法。尽管前后两种腐败的表现都是一样,那就是滥用公权、权钱交易,但两种腐败产生的机制却是完全不同的。
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都是私有制,国家的本质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工具。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而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之间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统治阶级成员之间必须有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私有制国家的腐败本质上是对这个游戏规则的破坏,因而也会遭到统治阶级内部其他成员的反对,所以,私有制国家也要反腐败,但这样的反腐败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