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必须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不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我们还叫共产党吗?
——观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感受之八
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揭露出来的大量官员的腐败现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权钱交易”。不仅该片中的腐败现象,近几十年来的腐败现象都离不开“权钱交易”。当代中国任何痛恨腐败现象的人都能够从媒体揭露和自己身边接触到的腐败现象中举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典型事例。那么人们自然会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权钱交易”现象?“权钱交易”的深层次根源究竟是什么?究竟如何防止“权钱交易”?笔者认为,中国当代发生“权钱交易”的深层次的经济根源就是私有化市场化的“GG”方向,笔者在前几篇谈感受文章中已经做了阐述。除此之外,“权钱交易”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就是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猖狂泛滥,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
一、封建文化的核心是“权力之上”,资本主文化的核心是“金钱至上”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的文化正如毛主席所说,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封建的生产关系和政治结构产生封建社会的文化。这种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依靠地租方式剥削农民阶级,在政治领域就形成以皇帝为最高权力的金字塔型的国家权力机构。马克思说过,人们的任何活动都同人们的利益有关。封建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结构也都是为了少数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了维护这种少数人的经济利益,表现在文化上就是宣扬“权力至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社会的官僚统治阶级就是依靠这种“权力至上”的权力机构和文化观念无限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封建社会以权力谋取私利的形象、具体的典型写照。
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是典型的商品经济,它不仅把劳动产品推向市场,也把劳动力、土地及社会的几乎所有的因素都推向市场。形成了从外表和表面上所谓人人平等的“商品交换”,且一切都通过媒介物“金钱”来实现。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占有商品、占有金钱就占有一切。这就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揭示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观念。这种观念逐渐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全部文化的核心内容。《共产党宣言》中就具体描写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文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客观现状。“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