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国兵争经验看俄罗斯出兵乌克兰


  拿春秋战国的列国兵争经验,来模拟今日世界的安全态势,倒是有点启发性,但是,易中天那个高度依附性自觉的头脑就呵呵了——不管是在输入方面(信息采集)还是输出方面(分析结论),都存在着极端化的偏执。

  安全内卷困境与投入意愿上升问题

  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搞富国强兵有成绩,然后和他儿子魏武侯一起,把所有诸侯都修理了一遍,公元前412-409年修理秦国夺得洛水以东土地,逼迫秦国开始收农业税以强化国家机器和养兵(前408年“初租禾”)。然后,所有诸侯国不想要灭亡的话,就必须抄袭魏文侯的“富国强兵”策略。最后,各诸侯国养兵越多,相互威胁就是越是严重,陷入高度的“安全内卷困境”。这个经验,与美帝国制造的普遍不安全和安全投入意愿显著上升,有一致性,想想海湾战争之后国内的梦醒过程,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努力以及如今的“入侵乌克兰”。在强化各国安全投入意愿和提升相互威胁方面,美国完全称得上是现代版魏文侯。

  同时,美国和北约的集体安全条约体制,其内在肯定有各种不一致毫无疑问,但是,仅仅是集体地分摊安全成本,就会显著改善其投入产出核算结果,使得各国轻于启衅,制造出各类显著降低安全体验的事端,促成普遍的安全投入意愿的上升,助推安全内卷局面的出现。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权集团——他们在战争与安全方面,也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有利态势,故总有很大的冲动,想要以战争谋求越界利益。

  美国轰炸南联盟、入侵伊拉克、轰炸利比亚和叙利亚等,都制造出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的单边主义之所以屡屡得手,就在于今日世界实力对比的严重失衡,甚至由于媒体传播的垄断,连轻启战端的道义成本,都得到控制和下降。

  合纵策略为何总归无效——带头大哥的生成条件问题

  在战国晚期,秦国的超强地位及其扩张战略,对所有诸侯国都形成了实质威胁,这个共同处境,导致合纵策略的出台。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带头大哥”——要主动承担高成本以实现道义地位建设(软的一手)、同时还要对小兄弟们的相对高度(硬的一手,威慑)——故合纵总是难于奏效,由此,就转入内部的小算盘——各内部成员基于局部成本收益算计而离心离德,同时,强秦还应之以连横策略,在合纵队伍内部收买走狗,以改变力量对比和降低军争的成本,最后是秦国统一了六国。

  如何才会产生一个合格的带头大哥,可以更为高大上地与美国战略家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稳定论”对照理解。依据他的看法:如果霸权国能够主动承担更多成本,就会促成各跟随国的信任与向心合作努力,缩短合作博弈过程,快速达成收敛与博弈均衡。总之,带头大哥的无私奉献,对于合作博弈收敛为均衡,至为关键。典型的案例有二战之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支持欧洲列国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部完成经济复苏,以及在北约内部分摊更多的军费,后来还自带干粮,在亚洲打了两场局部战争以“遏制共产主义”等。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美国开辟了军事、经济两条战线,军事上是中东、欧洲,俄罗斯主动引暴了俄乌。另一战争,就是经济战,在中国亚洲,这隐蔽战争,看美元指数,铁矿石、石油的大宗商品,我们要打响石油战,否则,后面的粮食危机更能应对~
0条回复
合纵、镇反、挖洞、扩核,别的都没用。
0条回复
内患不除,外患不止。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