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魔都那个能算“现代”模式的精准防控吗?


  今天在微博看到赵皓阳先生有个比较新颖的提法:

  我把抗疫模式也分成了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前现代模式就是一切现代性停摆,回到前现代社会:城市封城、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场停市场……先把病毒熬过去再说。

  后现代模式就是欧美那种:“与病毒共存”,得不得病不要紧,要自由,要爽,要那种feel,病死也比生活停摆要好……

  现代性就是精准防疫。……上海是中国现代性最强的城市……最有实力去搞“精准防疫”的……

  “精准防控”如果做得好了,Y情控制住了,经济不受影响,居民生活如常,是一个三赢的局面……但是,如果没那么“精准”了,哪怕只有一丢丢不“精准”,马上Y情就会失控,跟欧美那种后现代防疫模式没什么区别了。这根源就在于现代性的脆弱。

  赵皓阳认为:

  精准防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背后都是钱;还需要对城市生活与传染病传播方方面面都非常了解的专家、学者,以及非常细致入微的规划和预案,这些必须是经济发达且人才储备雄厚的地区才搞得出来的。

  其实要比这些硬件条件,新加坡、纽约、伦敦……这些城市任意拎出来一个都绝不会比上海差,即便与香港特区比,恐怕上海也是比不上的。

  欧美诸国是一上来就打算“躺平”“与病毒共存”吗?其实并不是,如果我们翻回2020年年初的新闻,他们一开始也是打算积极抗疫的,还一再地无端指责中国害了他们。

  积极抗疫一开始的代价必然就是赵皓阳口中的“前现代模式”——虽然不一定“封城”,但“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场停市场”这些做法正是他们都作过的。其结果就是工人失业、商业停摆,抗议之声四起;私有制的欧美资产阶级政府在这个时刻无法保证公平的生活物资和医疗资源分配,就无法抑制民众的抗议,摇摆之中,病毒也就不可抑制地扩散了。

  当既有感染者已经形成足够庞大的库存,他们即便想“改弦更张”搞“动态清零”也不可能了。

  这种躺平模式是不是真的就不会影响经济、影响民众的生活呢?显然不是,大流行的头两年,欧美的经济普遍出现了负增长,物价高企,失业率激增……旅法人士的这篇短文,从底层视角客观反映了当地普通民众的生活:

  除此之外,“与病毒共存”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美国上百万的死亡,“虽然”死的大多是底层、是老人,而不是那些资产阶级精英。

  中国的“动态清零”持续近两年了,很多人的确已经感到“疲惫”了……以笔者亲眼所见,周围的实体商铺从2020年上半年大批地关门。

  是不是选择“与病毒共存”,底层民众就可以脱离这样的困境呢?从欧美现在的情形看,绝非如此!相反,“与病毒共存”的口子一开,大量的病例出现,我们再想回到“动态清零”几乎就不可能了。以中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存量以及分配状况,大量底层民众所面对的处境恐怕将比欧美的民众更加悲惨。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