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新冠抗原自检有多少风险和利益?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从2019年12月中旬,中国医务工作者率先发现新冠病毒至今,已经过去近27个月的时间,这场席卷全球的超级瘟疫疫已经造成了4.68亿人感染和608.7万人死亡,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4年,死亡人数也只有1000万人,在人类医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仍出现如此杀伤规模的疫情,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这不,从2月底至今,中国又迎来了一波新的疫情高峰,内地的吉林和上海相继沦陷,可以说中国现在面临的疫情压力又是武汉疫情结束之后最强烈的,最终能不能安然度过,还不好说。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在过去两年中,中国制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政策,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截至2022年3月19日,中国大陆地区接种新冠疫苗数量高达32.2亿次,大多数中国百姓已经完成了3次疫苗接种;比如精确的流调机制,通过行程码、健康码等手段,及时锁定潜在感染人群,防范疫情进一步传播;比如方舱医院和其他的一些必要隔离机制,做到应收尽收,让所有的患者得到救治,同时对风险人员进行隔离,防止疫情传播;这里面,我认为最有有效的手段,还是大范围的全城核酸检测,当有地区发生疫情,立即对所有风险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当机立断斩断病毒传播链。

  3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了南京诺唯赞、北京金沃夫、深圳华大因源、广州万孚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5家企业的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5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中国的新冠病毒检测又增加了一种手段。

  需要和大家科普一下,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分子层面的核酸检测——也就是咱们很多人都做过的咽拭子、鼻拭子。如今这种检测结果已经可以通过健康宝等软件联网查看,是很多地区人员流动时的必备通行证。另一种是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主要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也就是国家卫健委此次通过的抗原自检产品。

  其中,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靠前,同时特异性较高,可以用于早期发现病毒感染,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检测手段,也是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标准之一,但是核酸检测也有缺点,比如开展条件较高、检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靠后,但是检测易于开展且检测时间比较短,可以用于大规模的阳性人群筛查、治疗康复评估等。

  其实抗原检测在全世界多国已有广泛使用,相较于核酸检测方法,其出结果速度更快,而且价格低廉。在国外疫情的防控实践中,新冠抗原居家自检适用于大范围普筛自查,是对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比如,最近一段时间香港疫情极为严重,香港特区政府就正在采购大量快速抗原测试包,供不同群组人士进行检测,以尽早识别出患者和截断病毒传播链。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